杜佑小聲說道:“那你還不快去迎拜?”
“府君、兩位將軍正與方伯敘話,我豈能冒昧出列?”方伯是刺史的別稱。
郭俊也在荀貞的邊兒上,他低聲說道:“這位長者是六龍先生,那么先生身邊的那人應是孔融了?”
荀爽等州部吏員下了車,此時正往王允身后行去。荀爽與另一人并肩齊行,走在最前。
此人三十來歲,冠帶整齊,黑衣革帶,佩長劍,走起路來矩步方行,臉帶柔和的笑容,一邊往前走,一邊不住地打量立在街邊的郡卒,繼而又打量文太守、皇甫嵩、朱俊,繼而又去看躬身侍立的諸吏,接著又去看太守府前的戟士,隨后又仰望太守府前的桓表,最后視線歸到王允身上,走到王允身后,與荀爽站定,眼又再次向諸吏群中看來,滿眼的好奇之色。
杜佑輕聲說道:“這位就是孔文舉么?”帶著懷疑的語氣。
荀貞也很懷疑。王允、荀爽的相貌舉止與他想象的差不多,但這個“孔融”的形象與他想象的差別太大了,適才在出府的路上,郭俊、杜佑說了一些孔融的故事,結合自己以前對孔融之所知,已在荀貞腦海中形成了一個耿介士子的形象,而眼前這個人卻絲毫沒有剛強傲岸之態,臉上的笑容,好奇的眼神,給人一種很溫和的感覺,但是,這個人肯定就是孔融。他低聲說道:“方伯辟孔文舉為治中從事。此君行在諸吏掾屬之前,與我族父并行,除了孔君外別無他人。”王允辟孔融為治中從事,辟荀爽為別駕從事。這個人既能與荀爽并行,走在最前,只能是孔融了。
荀爽、孔融帶著州府掾屬行到王允的身后站好,王允與文太守、皇甫嵩、朱俊的寒暄告一段落。
王允對文太守說道:“汝南賊兵肆虐,道路斷絕,我暫難赴治所,只有先留在貴郡了。”
文太守說道:“我郡方經賊亂,正需安撫百姓,足下奉天子令至,百姓歡顏,若能駐駕吾郡,郡之幸也。”刺史本無固定的治所,“刺史乘傳,周行郡國”,居無定所,后來漸有定治,豫州刺史的定治在沛國譙縣,現今汝南等地大亂,道路隔絕不通,王允只能先待在潁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