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此重賞的刺激,他部下的諸將、兵卒奮勇爭先,盯著荀貞的將旗直追上去。因為注意力全在荀貞身上,所以他們只看到了前邊荀貞的主力四處逃散,卻誰也沒有注意到這逃跑的漢軍卻是散而不亂,尤其南北兩側各有大約百人的騎兵,在逃出了數里后繞到了他們左后、右后兩個方向。
眼看就要追上了荀貞,荀貞身邊的部眾大多散逃,只留下了不到百人的護衛,忽聞得不遠處一個丘陵的后邊鼓聲大作。
荀貞帶著這百人停下了腳步,轉身面對他們。
黃巾軍諸將見荀貞此等舉動,魯莽的大喜之極,忙不迭催著本部往前沖殺,機靈點的不覺為之一呆,有的人已隱約覺得不妙。
黃劭沖在最前,距荀貞只有百步之遠,騎馬舞矛,直取荀貞。
荀貞身后轉出一人,持雙鐵戟,徒步迎上。
黃劭自恃馬快甲厚,哪里把一個徒步迎上來的“步卒”放在眼里,只管催馬疾行,長矛前刺,刺向此人的前胸。在他想來,他本就力大,再借助馬速,這一矛必能將這個不知死活的“步卒”刺死,若是刺的位置對了,沒準兒還能將之挑起,這一招是他最好用的,此前與汝南郡兵的作戰中,他常常這樣干。長矛刺出,卻沒能刺中對面這個“步卒”,只見這個“步卒”把左手鐵戟交到右手,展開左臂,把他刺出的長矛夾在腋下,順手拽住矛柄,大喝一聲。黃劭只覺一股巨力從矛柄上傳來,身子被拽得前傾,雙腿不由自主離開了坐鞍,如騰云駕霧也似摔倒了地上,一下被摔得眼前金星四冒,耳中聽得這個“步卒”又是一聲大喝,緊接著一聲巨響,隨后是馬匹嘶鳴之聲,再接著胸前一涼,劇痛難忍。
他好不容易從摔下馬的暈眩中晃過神,睜眼看去,見他的坐騎栽倒一邊,而自己的胸前中了一柄鐵戟。那個“步卒”則拿著余下的一柄鐵戟迎上了從在他身后殺上來的黃巾兵卒。他意識漸漸模糊,最后的一個念頭是:“此人是誰?”
殺了他的正是典韋。
跟著黃劭的這些黃巾兵卒除了四五個騎兵外,余下的都是步卒。荀貞身后的百十人除了親兵外,半為許仲曲中的蹶張士,半為劉鄧曲中的陷陣士,在許仲的指揮下,蹶張士舉弩射矢,黃巾兵卒人仰馬翻,劉鄧趁機率陷陣士掩殺上去。
在十余個虎士的保護下,荀攸、戲志才等從不遠處的丘陵后轉出,令戰鼓轉為急促。
辛璦帶的兩百騎士聚集起來,發一聲喊,向這支黃巾軍的左后、右后發起了進攻。
江禽、陳褒、荀成等各帶本曲人馬,從四散逃跑改為轉回來發動攻勢。
荀貞拔刀在手,催動坐騎,帶著原中卿、左伯侯等親衛接應住在前廝殺的典韋,并力向前沖殺。
前有荀貞、典韋等好許仲麾下的蹶張士以及劉鄧麾下的陷陣士,后有辛璦帶的兩百騎士,左右有江禽、陳褒、荀成等的猛攻,而黃劭又已被典韋陣斬。黃巾軍早在之前的奔跑追逐中就散亂了隊形,此時又四面受敵,哪里能抵擋得住?大亂潰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