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鄧滿不情愿,但是荀貞的命令他向來無條件服從,悻悻地轉回本曲。
著急參戰的不止劉鄧,遠望孫堅部長驅直進,典韋、陳到、原中卿、左伯侯等人也都很興奮。
典韋、陳到是后來者,比較拘束,盡管想參戰,忍住不說。原中卿、左伯侯與荀貞相熟已久,他們沒啥顧忌的,左伯侯姓子沉穩倒也罷了,原中卿急不可耐地說道:“荀君,阿鄧說得有理。你看孫司馬與賊兵接戰至今不到兩刻鐘,他的軍旗就已經深入到了賊陣中間,至多再過兩刻鐘,他就能把賊陣貫穿了!這個時候正是我軍急擊之時啊!荀君,下令吧,咱們也上去,去幫孫司馬把這股賊兵徹底擊垮,趁勝攻入賊兵營中。”劉鄧、原中卿跟著荀貞打了這么多場的仗,平時荀貞又常給他們講說兵法,舉過去的戰例,對兵事已很熟悉了。只是,他們能看出眼前孫堅得利,是該漢軍再接再厲、擴大成果之時,荀貞又豈會看不出?
荀貞回首往營中的望樓上望了眼,皇甫嵩、朱俊現正在望樓上觀戰。皇甫嵩、朱俊都是久經沙場的名將,他們肯定也看出來了這一點,可是他兩人卻都沒有下令把后繼部隊投上去。
荀貞心道:“前兩天黃巾兵的戰斗力很強,與我軍鏖戰兩曰,我軍不占便宜,今曰卻突然如此疲軟,竟被文臺在半個時辰內突入數百步之遠,眼看就要潰散戰敗。就算文臺勇猛,也不應該勝得這么輕易。此中或許有詐!”他本是比較輕松的觀戰,此時卻不禁為孫堅擔起憂來。
孫堅身在陣中,當局者迷,如果沒有察覺到黃巾軍今曰的異常,很可能就要陷入危險之中了。想到此處,荀貞令道:“傳令:各曲做好作戰準備。”
親兵們去各曲傳令。步卒、騎士紛紛檢查兵械裝備,騎士還要檢查戰馬的狀態,一時鎧甲拍動、戰馬嘶鳴之聲在營門前響起一片。便在這時,荀貞看到,可能是后陣的黃巾兵卒因為見到前隊將要戰敗,故此坐不住了,起了一陣搔動后,一彪軍馬出陣,這彪人馬為數不少,約有千人,只因相距過遠,看不清旗號。同時,停駐在前隊后側翼的吳霸部五百騎也出現異動。
荀貞觀望戰場的目光一凝,心道:“不好!”急忙令人去營中望樓處稟告皇甫嵩、朱俊,說道:“告訴兩位將軍,就說我認為黃巾賊可能是要使詐!請兩位將軍下令,命我等與前邊主力萬人立刻出擊,救回孫司馬!”這個親兵去營中望樓上傳話請令。
荀貞繼續觀望戰場。
荀貞看不清楚出陣的那千人黃巾軍的旗號,孫堅卻看得清清楚楚,這旗上寫著一個“劉”字,旗下一個頂盔貫甲、持矛帶劍的騎馬將領,觀其鎧甲、武器、坐騎可不就是在前兩天親率部卒出營與漢兵激戰的劉辟?他大喜之極。
開戰后,孫堅一直是全軍的矛頭,沖殺最前,黃巾軍雖不堪戰,也耗費了他許多力氣,本來有些疲累了,可在看到劉辟出陣后,卻抖擻精神,振作力氣,回首大呼:“賊渠帥劉辟出陣在前!德謀、吳景,你兩人帶部卒為我壓陣,將余下的黃巾賊兵殺散,阿茂、義公,你二人從我擊殺劉辟此賊!”奮勇再戰,將擋在前邊的黃巾兵卒一個個挑開殺死,不管后邊的祖茂、韓當等人是否跟上,勇往直前,一味向前沖鋒,眼睛只盯著前邊劉辟的軍旗和劉辟本人。
他與劉辟這支人馬的距離越來越近,五十步、二十步、十步。
他只覺手上一松,眼前光亮大作,卻是殺出了黃巾軍的前隊,貫穿出陣,前邊就是劉辟,他渾身浴血,挺矛直行,一疊聲催促坐騎快行,徑取劉辟。前邊劉辟似乎沒有想到他這么快就殺出了重圍,沒有上來應戰,而是轉馬就走,一邊走,一邊叫道:“攔住他,攔住他!”
孫堅如虎下山,劉辟身邊的兵卒雖然奉劉辟之令圍攏上來,卻非他的敵手,阻攔不住。孫堅呼斥奮勇,揮矛激戰,催馬快行,圍上來的黃巾兵卒雖都不是他的一合之敵,然而劉辟卻越來越遠,驀然聽得一人厲聲大叫:“吳霸在此!”抬眼去看,這才驚覺自家已深陷敵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