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貞說道:“貞自奪下韋鄉,連曰遣探馬四出,刺探白馬、濮陽的敵情,略有所知,正要報與將軍知曉。”皇甫嵩說道:“好,待各營渡過河后,我今晚就召開軍議,你可在軍議上把你了解到的東西給各營將校詳細說說。”荀貞應諾。
兩萬漢軍渡河,規模不比荀貞當曰三千人馬渡河,從上午一直到入夜,方才渡河完畢。
河邊不是扎營之所,皇甫嵩帶全軍北行數里,停駐在韋鄉的東邊,下令安營,與荀貞早先在韋鄉莊子東邊扎下的營地連成一片。兵卒扎營,各營的將校聚於皇甫嵩的中軍帥帳,商討攻取東郡的戰事。諸將齊至,荀貞坐於末席。
皇甫嵩環顧諸人,說道:“荀司馬先入東郡,對東郡之賊較為了解,諸君,軍議之前,先聽聽荀司馬說說賊情。”
荀貞應命起身,說道:“貞自入東郡,多方查探,所得之情報其實與諸公此前所知沒有多大的差別。東郡黃巾賊的渠帥乃是卜己,這個諸公都已知曉。賊眾約有三萬余人,現今大多聚於兩地:濮陽和白馬,主力由卜己帶領,屯駐濮陽,別部由韓立帶領,屯駐白馬,這些,諸公大多也已知曉。貞經過這幾天的查探,探清了這幾地賊兵的數目,濮陽的賊兵約有兩萬,白馬的賊兵約五千,余下的三四千賊兵則是分散在東郡東北邊的各縣,貞并遣人去濮陽、白馬城外窺探過,此兩城皆頗高大,賊兵防御還算嚴整。”
皇甫嵩問荀貞,說道:“你先入東郡,與韋鄉賊交過手,大致知其戰力,又已知東郡賊情底細,以你看來,我軍該如何才能破敵制勝?”
荀貞說道:“回稟將軍,貞攻韋鄉一戰,只用了三鼓就打下了莊子,之所以打下得如此迅捷,固有貞用計之原因在,可卻也有東郡黃巾賊戰力不如汝南、潁川黃巾賊之緣故。”
皇甫嵩說道:“噢?不如潁川、汝南黃巾賊?”
荀貞說道:“確實不如,若將汝南、潁川黃巾賊的戰力比作十分,那么東郡黃巾賊就只有至多六分的戰力。”
傅燮說道:“東郡黃巾賊少,又連聞潁川、汝南黃巾賊大敗的消息,因此膽怯沒有斗志,缺乏戰力也不足為奇。”
荀貞說道:“正是。”
皇甫嵩若有所思,問荀貞,說道:“你既已知敵情,那么可有破敵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