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璦轉身,指著這兩人說道:“司馬,這兩人便是卜己和李驤。”
荀貞打眼細看,見這兩人一個三十多歲,粗衣露髻,滿面血污,腿臂負傷,此人正昂頭怒視荀貞,另一個二十多歲,膀大腰圓,大概之前穿的鎧甲被漢兵扒下來了,露著**的上身,肌隆如虬,此時正伏在地上,老老實實地等候荀貞發落。
荀貞當下了然,心道:“這鄉農模樣之人必就是卜己。”問過辛璦之后,果然錯。
荀貞認出卜己不是因為卜己的打扮。老實說,看到卜己這副打扮,荀貞是吃了一驚的,黃巾軍的渠帥、小帥,他見得多了,沒有一個像卜己這般寒酸樸素、依舊保持著農人打扮,粗麻衣服不說,連幘巾都沒裹,只扎了個發髻,扔到人堆里,誰也不會注意到。就荀貞所見的那些黃巾渠帥、小帥大多是玉帶絲衣,便算是比較樸素的也皆是錦服亮鎧,哪里有像卜己這樣的?他之所以認出此人是卜己,卻是因為卜己雖然被擒,怒目之下,卻自有威勢。
他本就同情黃巾軍起義,今見到卜己這般打扮,頓時眼前一亮,心道:“較之那些起兵后就忘了本分,絲衣錦服、傅粉香囊的渠帥、小帥,這個卜己卻是質樸。”不覺起了愛才之意。
荀貞剛才問辛璦等是怎么破敵的,劉鄧在邊兒上笑道:“賊雖千余,但不堪一擊,我等率部到后,先分兵搶下了渡口,然后玉郎率騎兵分散兩翼,我與典韋則率步卒疾擊其中陣,只沖了一陣就把他們擊潰了。破賊不足提,倒是這卜己與李驤值得一說。”
荀貞打量著卜己、李驤,問道:“有何值得一說?”
劉鄧笑道:“這李驤有些勇力,拿下他費了些功夫。還有這卜己,賊兵敗后,他的親兵們護著他拼死殺到岸邊,他們早在河邊備下了幾艘船只,誰知這卜己卻是不肯渡河北上,反復又殺將回來,因此被擒。”
荀貞心道:“到了岸邊卻不渡河。咦,此人雖是個鄉農,卻有霸王之風。”饒有興趣地問卜己,“你既逃到了岸邊,為何不乘船渡走?”
卜己怒視荀貞,罵道:“你就是荀賊?今乃公兵敗被擒,死不足惜,大賢良師早晚會為我等報仇!”劉鄧、典韋大怒,兩人上前,劉鄧一腳把卜己踢翻,典韋抽出短劍,橫在他的脖上,惡狠狠道:“好個賊子,敗軍之賊還敢如此嘴硬!”一手捏住他的嘴,迫其張開,另一手提劍對準他的口中,作勢要往里刺。
荀貞制止了他,大度地笑道:“他戰敗被擒,難免胸有怨氣,便讓他罵上兩句,又能如何?反正也不會掉一塊肉嘛。”吩咐典韋、劉鄧,“扶他起來。”待典韋、劉鄧將之扶起,再又問道:“你既逃到岸邊,為何不肯北渡?是自知罪孽深重,故此無顏見郡北父老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