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貞心道:“程立,程立?”他隱約記得這個名字似乎是三國時期一個著名謀士的原名,但一下子想不起來,回答說道:“在下荀貞,皇甫將軍麾下佐軍司馬。”瞧了瞧程立腰中的佩劍,心道,“我聽說這程立本是東阿名士,因為黃巾之亂,東阿縣丞王度聚眾造反,東阿令逃走,城中無主,他聯合縣中大戶薛氏,奪復東阿,找到縣令,遂共守城。……,此人乃是人杰。”絞盡腦汁,扒撿記憶,想要找到此人后來的改名。
程立“噢”了聲,說道:“原來足下便是荀乳虎!久仰君之威名,今天終得一見。”可能是驚詫荀貞的年輕,上下打量了荀貞幾眼,然后給荀貞介紹身邊兩人,這兩人卻都是姓薛,料來應是縣中薛氏的子弟。
要說起來,這個程立的確如荀貞的評價,是個“人杰”。王度作亂,縣令逃走,程立和縣中吏民最先也是出城奔逃,逃到縣外的東山,后來因見王度無意守城,在燒毀了倉庫、搶掠過后出到城外,在城西四五里處駐扎,便乃起意奪回縣城,先說服了不舍得拋棄家業的大戶薛氏,接著又用計欺騙不愿從他收復城池的吏民,因為畏懼王度兵亂,吏民不肯從他回城,他就對薛氏說:“愚民不可計事。”偷偷派遣了幾個騎士在東山上舉旗,大呼叫道:“賊已至”,然后帶頭下山往城里奔去,吏民惶恐驚亂之下,奔走隨之,一舉把縣城收復。收復了縣城后,他又找到縣令,共同守城,打退了王度的進攻。
這整個過程看起來很簡單,但要沒有足夠的洞察力和勇氣,換個普通人,別說成功了,恐怕連為之都是不敢為之的。就不說別的,首先,王度的叛軍就在城西幾里外,程立可謂是在叛軍的眼皮子底下奪回了東阿;其次,當時東郡遍地黃巾,在這樣一個大的形勢下,程立卻毫不畏懼,不但不怕東郡黃巾的報復,而且牢牢地守住了縣城。膽、智,缺一不可。
不但有膽,有智,從他對薛氏說的那句話:“愚民不可計事”,也可看出此人的剛傲,并從他用計欺騙百姓回城,也可看出此人狠辣的手段。百姓不是心甘情愿跟著他回城的,萬一他失敗了,那這些百姓可以說都是被他騙去送死的。
荀貞說道:“程君與薛氏諸君奪回東阿,使東阿得以保全,保全了一縣百姓,功莫大焉。皇甫將軍亦知君名,曾對在下夸贊過君之膽勇智謀。足下今又率眾來助王師,忠義可嘉。”程立望了望荀貞后邊的漢兵,七八千漢兵旌旗林立,戰馬嘶鳴,雖然是停駐站立,但自有凜冽的殺氣撲面。他問道:“荀君從倉亭來,那卜己定是已然被擒了?”
“皇甫將軍遣我追擊卜己,幸不辱命。”荀貞給程立介紹了荀攸。荀攸比荀貞出名早,荀攸的諸父也比荀貞的長輩有名,程立卻是早已聞聽過荀攸之名了。荀氏乃天下名族,程立言談之間,非常客氣。說了會兒話,程立說道:“道上非久談之所,不知荀君這是要往哪里去?”荀貞笑道:“皇甫將軍令我殲滅卜己潰軍后,便在此地等待聽令。我正欲往東阿去。”程立說道:“縣中已備下了勞軍的酒肉,荀君,請。”
荀貞傳下軍令,數千漢兵起行,程立等在前引路。荀貞騎在馬上,望著前邊程立高大的身材,在一眾青壯的簇擁之中,如鶴立雞群,心中一動,忽然想起了此人后來改的名字:“程立、程立,可不就是程昱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