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貞微笑不語,心道:“若想招攬劉備,非得下血本不可,只送些兵械遠遠不夠。劉備心存野望,我把他舉薦給皇甫將軍,給他出頭的機會,此正是‘投其所好’;再則,關張皆萬人敵也,將軍不知他兩人才材勇倒也罷了,一旦知曉,必會‘重用’,如今果如我之所料,將軍已向鄒靖暫借他們,所謂‘重用’,自然是把他們用到最該用的地方,說不定會用他們來擊廣宗死士,廣宗死士悍勇,不畏死,關張倒也罷了,劉備的勇力卻是尋常,又是初上戰場,經驗不多,對上這等悍敵,刀槍無眼,弄不好就會……,哈哈,哈哈。”
弄不好就會陣亡。劉備若一陣亡,他身為劉備的“兄長”,招攬關張自是順理成章。他先是送劉備兵械,接著又舉薦劉備,對劉備可謂厚矣,有這份對劉備的“厚恩”,料來關張應也不會太過抵觸,就算關羽不肯投他,至少能得一個張飛。當然,戰場上的事兒誰也說不準,劉備也可能不會陣亡,那也沒關系,恩情已經送出去了,早晚能得到回報。此乃一舉兩得。
想到得意處,他眉眼帶笑。
劉備瞧見了他的笑容,心中感動,以為是他在為自己高興,心道:“唉,吾兄這般歡喜,笑難自禁,應是在為我能得到皇甫將軍的重視而高興。他如此待我,我真不知該何以為報了啊!”
比武是個插曲,比試完了,皇甫嵩帶諸人回入帳內,特地叫劉備、關羽、張飛隨同一起。
李傕、郭汜在這么多人面前,尤其是在皇甫嵩和一干軍中的將校們面前丟了這么大一個臉,沒面目留在中軍,灰溜溜地自回本營去了。
他倆如何的咬牙切齒、盤算報此大辱且不說,只說帥帳內。
諸人安坐。
皇甫嵩笑道:“我軍中既有荀司馬部精銳步卒,奪旗潰陣,所向無敵……。”說到這里,他頓了下,瞧了眼生悶氣的董旻、牛輔等,接著說道,“又有董、牛諸君所帶之鐵騎,勇銳善戰,威震并涼……。”得了皇甫嵩此贊,董旻、牛輔面色稍虞,皇甫嵩繼續說道,“今又得了關君這樣勇比惡來的猛士,冀州賊之死士、丈八左豹雖然悍勇,不足懼也。……,諸君,咱們接著剛才的話題,你們且說說從今曰之戰里得到了些什么?適才南容說,讓我等了解了冀州黃巾精銳的戰力,……,貞之,你以為呢?”
“貞以為,通過今曰上午的一戰,不但讓我等了解到了冀州黃巾精銳的戰力,而且還讓我等看到了冀州黃巾的弱點。”
“什么弱點?”
“弱點就是他們不通戰陣之道,臨陣唯憑匹夫之勇。”
皇甫嵩頷首說道:“不錯。劉校尉部只有不到四千人,交戰地距賊城外營不到兩里,而賊雖獲勝卻不能把劉校尉部留下,只是憑借勇力沖殺了一陣而已,由此看出,賊確實不知兵。”
帳中諸將以為然,覺得荀貞說得對。
原本經由上午一戰,諸將在目睹廣宗死士和丈八左豹的勇悍后不少人心生怯意,可今天下午先是見皇甫嵩晏然笑談,似是絲毫沒把上午之敗放在心上,不由自主受到影響,平靜了三分,接著又見到了關羽的勇武,又不禁振奮了三分,繼而方才又聽荀貞指出了廣宗黃巾的致命弱點,頓又不覺輕視了張角、張梁三分,覺得他兩人也不過如此,重新鼓舞起了斗志。
皇甫嵩環顧帳內,見諸將重振奮發作,暗暗點頭,笑問荀貞:“司馬既看出了賊之不足,那么可有破賊之計?”
——
1,關羽的自矜氣盛。
《三國志·關羽傳》共計兩千多字,寫關羽自矜氣盛的就有三處:一個是關羽“聞馬超來降”,寫信給諸葛亮,問“超人才可比誰類”?諸葛亮說可與張飛相比,比不上你,關羽“省書大悅,以示賓客”;一個是“權遣使為子索羽女,羽罵辱其使,不許婚,權大怒”;一個是“南郡太守糜芳在江陵,將軍傅士仁屯公安,素皆嫌羽輕自己”。
又在黃忠被拜為后將軍時,關羽大怒:“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又《三國志·馬超傳》注引《山陽公載記》里記載:“(馬)超因見備待之厚,與備言,常呼備字,關羽怒,請殺之”。
馬超當世豪杰,孫權坐擁江東,糜芳是劉備的妻族,黃忠勇毅冠三軍,在定軍山大敗夏侯淵,這四人或為劉備爪牙、或為外戚、或為劉備重要的盟友而關羽卻都輕視之,足見其自矜氣盛、目中無人,也可見他缺乏戰略思想和政治智慧,正如有人對他的評價:“有大勇卻無大謀,有霸氣卻無大氣,有傲氣卻無人氣”,也所以有人認為他遠不如張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