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者插話說道:“你們是外州人,就算告訴了你們是何鄉,你們也找不到。小熊,你帶他們去。”
小熊爽快地答應了。
荀貞說道:“怎敢勞煩足下。”
這里是趙云住的里,為了給趙云一個好印象,荀貞是絕不能失禮的,故此這個叫小熊的少年雖只十四五歲,他卻如臨大賓,敬稱足下。
“不勞煩。一天多沒見子龍兄,我也想他了,正好帶著你們去。”小熊回院拿了幾個黃梨,捧在手里,出來分給荀貞等,笑道,“走在路上吃。”招呼了老者一聲,便就帶著荀貞等人走。
荀貞等對老者行了一禮,告別離去。
老者目送他們遠去,又扶著墻慢慢地坐下,喃喃地說道:“豫州來的。唉唉,年輕人的膽子就是大,如今這世道不太平了,也不怕路上遭了賊。……,誒?他們是從豫州來的?卻找子龍做甚?沒聽子龍說他有豫州的友人啊。我雖老眼昏花,卻也看得出這幾人都非常人,特別是中間帶劍的年輕人,說話走路比縣君還有氣派,定是貴人。是了,他們定是聽聞了子龍之名,故來找他。子龍打小就與眾不同,我早就看出他不一般了,現在連豫州的貴人都來找他,看來我們的里中也要出一個貴人了啊!”這老人胡思亂想,卻倒歪打正著,猜出了荀貞來意。
……出了里門,荀貞問小熊:“會騎馬么?”
小熊喜道:“你們有馬?當然會騎了!我十來歲的時候就跟著子龍兄在野外射獵了!”
荀貞一行人帶的有多余備用之馬,分了一匹給小熊。諸人牽馬出城,南下過了漳水支流,小熊少年心姓,催馬疾馳,當先帶頭,帶著荀貞等向西行去。
荀貞不知小熊的騎術如何,見他催馬疾行,示意辛璦、宣康跟上,免得他出了意外,自與荀攸并行。望著前邊帶路的小熊,荀攸輕聲說道:“這個趙云不簡單啊。”
“你看出了什么?”
荀攸的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都很強,在識人這方面,戲志才亦不如他,他以右手控疆,空出左手,屈起小指,說道:“里中那個老者一聞我等是來找趙云的,當即去叫小三出來,命他給我等帶路,可見趙云在里中的名聲必然很好,人緣也很好。”
荀貞頷首,說道:“還有呢?”
荀攸又屈起無名指,說道:“趙云昨曰回鄉是為了給傭工送糧,可見其人仁厚。”
“還有呢?”
“趙云不與兄、嫂分居,兄弟和睦,可見其恭。”
兄友弟恭向來是美談,兄弟誠仁后便分家是漢時風俗,兄弟同居不分家的有,不多見。便是荀氏族中,兄弟分家的也有很多,趙云和他的兄長不分家很是難得。
“還有呢?”
“小三說一天多沒見趙云,想他了。只一天多沒見就想他了,可見趙云甚得里人之心。”荀攸把左手收回,總結似的說道,“既能得長者之愛,又能得年少愛戴,仁厚恭謹,聞黃巾俘虜言,此人又有出眾的勇力,不可小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