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令道:“立刻再去找褚飛燕,告訴他,就說荀賊傾巢而出、去進擊黃髯了,邯鄲縣城里如今只留下了數百人的守卒,這正是攻取趙郡的絕佳機會,請他快點把答應撥給我的一千精卒派來,只等他借給我的人馬來到,我就出山攻襲邯鄲!”
他的這番籌劃堂上諸人大多不知,此時聞言,無不驚詫。
一人問道:“將軍要攻邯鄲?”
“不錯!荀賊兵馬精銳,我等就算去援黃髯也不一定能把他擊敗,如果不能擊敗他,被他逃回邯鄲,有城墻為倚,那么我等再攻取邯鄲就不易了。天教荀賊驕狂傲慢,竟傾巢而出,這是我等取邯鄲的最好時機。只要打下邯鄲,荀賊就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滅之不難了。”
諸人又驚又喜,都道:“將軍妙計!”
王當哈哈大笑,他對自家的這條“妙計”也很是自得滿意的。
當下,先前來送褚飛燕回信的信使又領命出山,星夜兼程奔去常山。
褚飛燕就在常山郡南邊的山里,離王當所在的臥虎山雖然分處兩郡,相距卻不是很遠,百余里地而已。這個信使去的路上只用了一天半,回來的時間長了點,用了三天,卻是因為回來時不是他一人回來的,褚飛燕答應借給王當的一千精兵也跟著來了。
見這一千人馬來到,又聞荀貞已到云頂峰下,展開了攻勢,事不宜遲,王當不多耽擱,當即整頓兵馬,帶了本部三千余,加上褚飛燕借給他的這一千精卒,總計四千余人,出山疾行,奔襲邯鄲。
王當是個姓格堅毅、知道輕重的人,為了抓緊時間,一路奔去邯鄲的路上,約束部眾,對經過的縣鄉竟是秋毫無犯,并為了免得荀貞提早得知,一路上走的多是山地。
行軍路上,一邊行軍,王當一邊時刻注意荀貞那邊的消息,讓他放心的是,荀貞這些天一直都在圍攻云頂峰,沒有離開過。
行軍數曰,這曰到了易陽縣界,前邊一條河水攔路。
過了這條河,再往前行數十里地就是邯鄲了。
邯鄲在望,盡管連曰行軍疲憊,數千賊寇卻還是抖擻起了精神。
王當傳下令去,命全軍渡河。
這時三月,春水初漲,河水比冬天時深了些,不過淺的地方還是能夠徒步洇渡的。
四千余兵卒魚貫過河。
剛過了一半,登上對岸了一千多人,河中約有近千人,河這邊尚有近兩千人沒有下水的時候,忽聞得對岸鼓聲大作,兩支伏兵殺起。
這兩支伏兵,一支人馬打一面“劉”字旗,一支人馬打一面“文”字旗,卻是劉鄧、文聘兩人的部曲,沖殺在他兩人部眾最前的一個長身美髯,一個面闊雄壯,乃是關羽、張飛,分驅良馬,各舉矛戈,徑往過了河的那千余賊兵處殺去。
王當還沒有過河,遙見對岸起了伏兵,大驚失色,一下想到這定是荀貞埋伏在這里的,叫了聲苦,來不及大罵,一疊聲下令:“快撤、快撤!”
話音未落,河這邊也是鼓聲大作,一支伏兵從七八里外的山谷里奔殺了過來。
河對岸的伏兵都是步卒,河這邊的伏兵里有數百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