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嘉笑道:“張牛角不知死活,想來最多是給玉郎再添上一道功勛罷了。”
程嘉知道辛氏是荀氏的姻親,辛璦是荀貞的愛將,一向對辛璦多有奉承。這個馬屁拍得恰到好處,很是熨帖,只可惜辛璦姓子疏懶,對他的這個馬屁卻沒甚興趣。
荀貞哈哈笑道:“君昌說得不錯!連張角都被玉郎給逼死了,何況一個假托張角之名起事的張牛角?小丑跳梁,不足道哉!至若褚飛燕,他從作亂開始,至今不敢南下一步,只敢在真定以北猖狂肆虐,由此就可見他對我趙郡之畏,此畏我如虎之賊,亦不足道哉。再至於於毒、白饒、雷公諸賊,更是不值一提,此數賊者,原本都是山賊,是和王當一樣的鼠輩,我郡不出兵則罷,一旦出兵,以我全趙之數千精銳,擊之易耳,破之易耳。”
眾人皆道:“正是!”
荀攸雖無官身,但是荀貞的族侄,是荀貞最信用的人之一,位次僅在戲志才、邯鄲榮、劉備之后,席位在邯鄲榮之下。他起身說道:“張牛角、褚飛燕諸賊外強中干,觀之似盛,實則不堪一擊,中尉奮全趙之兵,揚誅張角之威,以攻則何城不破?以戰則何賊不服?”
許仲、辛璦、江禽、文聘、劉鄧、陳午等等諸武臣熱血沸騰,轟然而起,俱皆從席上站起,或抽劍在手,或攘臂奮昂,齊聲呼道:“中尉奮全趙之兵,揚誅張角之威,以攻則何城不破?以戰則何賊不服!”
“軍令!”
諸武臣躬身抱拳,行軍禮,應道:“請中尉下令。”
戲志才、邯鄲榮、劉備等文吏亦起身下拜,應道:“請中尉下令。”
趙云這個“客卿”也起身下拜,等候荀貞的軍令。
“今次奉刺史檄出郡擊賊,賊固烏合,然用兵之道,首在一個穩字,卿等亦不可驕傲輕忽。”
眾人齊聲應道:“諾。”
鼓舞完士氣,再提醒一下諸人不可大意,接下來就該調兵遣將,分派任務了。
“出郡之前,先得保我趙郡安穩,君卿、志才、公宰……。”
許仲、戲志才、邯鄲榮應道:“在。”
“你三人此次不必從我出郡,我留一千五百步騎給你三人,你三人務必要守好邯鄲,以防魏郡於毒奔襲。”
於毒如今還在圍攻鄴縣,從常理判斷,他應該不會來襲擊趙郡,不過卻也說不準,不能大意。
許仲、戲志才、邯鄲榮應道:“諾。”
許仲是荀貞帳下的頭號武臣,戲志才是頭號謀士,邯鄲榮是中尉府的頭號府吏并且是邯鄲本地人,有他三人留守邯鄲,足以守城及安撫地方了。
“君昌、阿午,你兩人也不必從我出郡,我帶兵走后,你兩人就分去易陽、襄國,坐鎮此二縣,為我安穩邊界。”
程嘉、陳午應道:“諾。”
他兩人一個是易陽人,一個是襄國人,一個多智,一個勇武,有他兩人坐鎮易陽、襄國,足能夠勾通現如今率兵鎮守在郡北柏人、中丘的陳褒與邯鄲之間的聯系。有他們幾個人在,趙郡不敢說穩若金湯,至少短期內、在沒有大股賊兵來襲的情況下,可以保證無失。
“玄德、子元,你兩人也不必從我出郡,中尉府不可無人留守,等我走后,中尉府的諸般雜務就交由你二人與公宰全權負責了。”
劉備、李博、邯鄲榮三人應諾。
“玄德,你與相府功曹魏暢相熟,我出郡之后,中尉府與相府的溝通就都交給你了,別的我不管,唯有一條:對留守邯鄲諸營兵馬的糧秣、軍械供給絕不能斷。”
劉備略有點失望,他本還想著趁此次荀貞出兵之機,博點軍功回來,但荀貞的命令既下,且又合情合理,他也只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