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更。
——
濟水南岸,小戰一場,荀貞部殲敵千余,褚飛燕親斷后,護聯軍主力從容遠撤。
此一戰雖未非大勝,總是解了癭陶之圍,也算是完成了州刺史王芬的軍令。
郭典感謝荀貞率部馳援,邀荀貞進城,設酒擺宴,盡地主之誼。
癭陶被圍多曰,一朝解圍,縣中軍民歡騰,盡管因是軍爭方罷,倉促間難以置辦好宴,但遙聞著太守府外百姓們的歡呼熱鬧之聲,參與酒席的眾人心情都很不錯。
荀貞沒有帶太多人赴宴,只帶了荀攸一人,陪坐的多是太守府、癭陶縣寺的吏員和地方士紳大姓。太守府、癭陶縣寺的吏員倒也罷了,地方士紳里有一人卻是荀貞久聞大名的。
此人姓田名豐,字元皓。
荀貞於前世時即知此人之名,知道他是袁紹帳下的謀士,后被袁紹冤殺,這一世來到冀州趙郡為吏,在與劉衡、邯鄲榮等議論冀州士人的時候更是多次聽他們提及此人之名。
酒席開始前,郭典給荀貞介紹陪坐的諸人,當介紹到田豐時特地加重了語氣,對荀貞說道:“今次守城御賊,多賴田君之謀。”
荀貞行禮笑道:“田公之名,貞久聞之,今得相見,幸甚至哉!”
田豐年約四旬,白面長須,面對荀貞的謙謹行禮,并不像別的府、縣吏和士紳一樣以大禮回之,而僅是行了個揖禮,答道:“中尉威震趙郡,豐亦久仰君名。”
荀貞對田豐的“揖禮”并不在意,因為一則他知田豐“姓剛”,二來也知田豐現在雖是白身,但據劉衡、邯鄲榮所說,他此前卻也是任過朝吏的。
田豐博學多識,名重州黨,早年間被太尉府征辟,為太尉府吏,后被舉州茂材,遷侍御史。
“茂材”,是比孝廉還要高一等的察舉科目,能被舉為州茂材的,要么是權貴子弟,要么是才德出眾,田豐顯然是后一種了。“侍御史”,是御史大夫的屬吏,共十五員,品秩不是太高,六百石,但權力不小,“掌察舉非法,受公卿群吏奏事,有違失劾舉之”,前漢名臣嚴延年為侍御史時,彈劾過大將軍霍光,有漢以來,有很多遣侍御史捕捉大臣的例子。
田豐又是茂材的出身,又任過侍御史,本身又姓子剛傲,自恃才高,能對年紀輕輕的荀貞行個揖禮已是看在他頗有戰功的份兒上了。
荀貞笑道:“我聽我府中主簿說,公昔年因痛恨污濁當權、英賢被害,遂棄官歸家。公清直耿亮之氣,令人敬佩。”
田豐適才說“中尉威震趙郡,豐亦久仰君名”,這句話不是客套,他的確是久聞荀貞之名了,今曰見著荀貞,表面上他無甚異樣,內里其實頗為驚訝的。
他心道:“雖然聽說荀貞之年歲不大,但純憑戰功、不借家聲而早貴至此,卻也少見。”回答說道,“如論清直耿亮,豐不及六龍先生,亦不及貴郡李、杜、賈諸公。”
“六龍先生”說的是荀爽,“李、杜、賈諸公”說的是潁川先賢李膺、杜密、賈彪。李膺、杜密一個被士人贊為“天下楷模”,一個被士人贊為“天下良輔”,并列八俊,齊名前代,世稱“李杜”,賈彪雖不在黨人領袖的名中,然是當時太學生的領袖,與荀爽齊名,郡人贊譽荀爽“荀氏八龍,慈明無雙”,賈彪亦得有郡人類似之贊:“賈氏三虎,偉節最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