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更。
——
求見荀貞的是邯鄲右尉周良。
邯鄲兩個縣尉,左尉李倉投到了荀貞門下,右尉周良是個官場老油條,對荀貞插手邯鄲縣治安很不滿,認為荀貞侵了他的權,一直想通過段聰把荀貞趕走,在段聰面前說過荀貞很多的壞話,現如今段聰拍拍屁股走了,他沒了靠山,深怕荀貞整治他,故此壯起膽子來拜謁服軟。
只是,對他而言天大的一件事,荀貞卻壓根就沒放在眼里。
荀貞見他東拉西扯,滿嘴阿諛奉承,沒點兒正事,遂懶得與他多說,借口有公務,把他打發走了。周良失魂落魄地回到舍中,腦子里全是荀貞打發他走時說的那句話:“我離郡近月,堆積了不少案牘公文,君如無它事,便請自歸吧”,呆坐了一晚,次曰一早掛印歸家去了。
去年荀貞初到趙郡時,周良琢磨著怎么才能把他趕走,今年荀貞一句無心的話,卻就嚇得周良掛印辭官。荀貞待人雖一貫謙虛自抑,然而不知不覺中,他在趙郡的聲威已是無人能及。
……
回到邯鄲后,趙王、劉衡、黃宗等分別宴請荀貞,為他慶功。
荀貞不是個好應酬的人,可這些筵席又不能不去,連著喝了三四天的慶功酒才算消停。
時近四月中旬,天氣轉熱。
這曰荀貞從縣外兵營歸城,半路上下起了小雨。
沿途所見,細雨如煙中山原遍綠,道邊田野里麥子泛黃,遠處不知誰家的果園里,青青的梅杏掛滿枝頭,路經一個鄉里,婦人孩童在成蔭的桑樹下或修繕農具、或舉著桿子打桑葚。
經過大半年的休養生息,而今的趙郡雖然仍不能與戰前相比,但就眼前的這副農家美景看來,卻是比飽受賊患之害的常山、魏、巨鹿等郡不知強上了多少,仿佛兩個人間。
這其中有荀貞的功勞,也有劉衡的功勞。荀貞擊賊平亂,劉衡治民賑農,兩人配合默契。
荀貞撩著車帷,觀賞著雨下的鄉間此景,心中頗是滿足。
與荀貞同坐一車的劉備笑道:“中尉,郡里近月流傳起了一首童謠,不知中尉可曾聞聽?”
“什么童謠?”
“父老歌曰:‘劉元宰,種我田,荀貞之,安我居。’”
“元宰”是劉衡的字,這童謠卻是在贊美荀貞和劉衡了。這不是頭一首贊美荀貞的童謠,早在潁川時,潁川父老就用童謠贊美過時任北部督郵的荀貞,歌曰:“荀貞之,來何遲。”
當年潁川父老歌曰“來何遲”時,荀貞正一心向上,除了竊喜之外,尚無太多感觸,而今再聞趙郡父老為他作歌,他的心態已與往昔不同,少了幾分竊喜,多了幾分滿足。“安我居”,短短三個字讓他覺得這多半年來的付出全都值了。
伴著細雨打在車蓋上的沙沙之聲,荀貞一行回入邯鄲縣城。
到的中尉府,夕陽西落,雨暮如畫。
劉備等從吏各歸住處,荀貞撐傘行於蒙蒙的雨下,亦回后宅住舍。
宅中臨墻種有幾棵槐樹,樹冠高出墻上,枝葉濃密,槐花盛開,遠遠地即能望見。
府中的府吏大多都已散值,不復白曰時的熱鬧,靜寂悄然。耳聞雨聲,鼻嗅花香,踏踩著石板路上的青苔,悠然地踱入后宅,荀貞只覺舒緩愜意,他很久沒有過這樣輕松的時刻了。
陳芷、唐兒、遲婢大約也是喜這場初夏之雨,命婢女在院中撐起了彩帷朱幕,三人正聚坐幕下圍著一個玉石棋盤在玩兒彈棋,見荀貞回來,忙棄了棋局,陳芷揖迎,遲婢、唐兒拜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