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瓊沒在李宅?”
“明公有所不知,李瓊所居本內黃冠姓之宅,其家中有復壁,於毒從堂上逃走后,李瓊見機不利,便也從堂上遁走,躲入了復壁中,因逃過了下吏等之抓獲。又等下吏等離開李宅后,他從復壁里出來,歸入了縣內營中。”
所謂“復壁”即夾壁墻,“兩重而中空”。在墻壁中搞一個密室,用來藏物匿人,這是兩漢住宅的一個建筑特色,上至宮室,下至富貴民宅,普遍都有。比如前漢初年,趙國相貫高因為劉邦對趙王張敖無禮,遂“壁人柏人,要之置廁”,在劉邦準備駐蹕之地的柏人縣“宮室”的廁所夾壁里藏匿甲士,欲行刺劉邦,又如曾受黨錮十余年、去年被車騎將軍張溫辟為長史的京兆名士趙岐,昔年為逃避宦官的追捕而在安丘豪族孫嵩家中的復壁里藏了數年之久。
李瓊住的這個宅子本是內黃某姓大族的家宅,宅中亦有復壁。
於毒初來乍到,不知復壁之所在,李瓊卻是知道的,在於毒逃走后,他見勢不利,遂也逃出堂外,匿於復壁之中,直等程嘉、陳午等人離去之后方才出來。
程嘉等人人少,當時處在那種死生之地,眾人的注意力都在於毒的身上,都想早點把他找到,沒太注意李瓊,等他們抓住於毒,殺出宅子,退到西城門下之后,聽來接應他們的那個姓董的輕俠來報,才知道李瓊沒死,而且還歸入了縣內兵營。
程嘉乃當機立斷,決定去兵營里勸降李瓊。
荀貞饒有興趣地問道:“我遣卿等去內黃是為擒殺於毒,當其時也,卿等處死生之地,而於毒已然獲擒,卿可謂已是大功告成,緣何不走,反又去勸降李瓊?難道就不怕命喪賊營?”
程嘉個子雖矮,此時跪坐席上,腰桿卻挺得筆直,意態豪邁地說道:“‘擐甲執兵,固即死也’。誠如明公言:‘當其時也,嘉等處死生之地’,而既已身處死生之地,又何談生死?嘉早將之置於度外,心里想的只有:為明公兵不血刃取下內黃!成則功成,敗則身亡,如此而已!”
“擐甲執兵,固即死也”是《左傳·成公二年》里的一句話,春秋魯成公二年,晉伐齊,戰於鞍,晉軍的主帥郤克被流矢射中,流血及履,一邊擊鼓不停,一邊對御者解張說:“我受傷了!”解張說:“我早就受傷了!左邊的車輪都被我的血染紅了。你是主帥,你的旗鼓是全軍的耳目,不能因為受傷就敗壞了國君的大事,擐甲執兵,固即死也,病未及死,吾子勉之!”
最后四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拿起武器本來就是去赴死,只要沒死就要奮力而為!
荀貞重重地擊了一下案幾,為程嘉的這句豪言拍案贊嘆,按著佩劍站起身來,環顧堂上諸人,說道:“‘擐甲執兵,固即死也’,此八字得行軍之本!大丈夫受命於邦國,自當視死如歸,以不辱君命。……諸卿,我本愚戇之人,昔年幸得蒙恩,被皇甫公擢為行軍司馬,既蒙皇甫公不棄,從聽命曰起,每與賊戰,我便常懷自任之心,而無生還之志,終有今曰之成。諸卿!大丈夫行事,當如是也。”
這是程嘉、陳午等人回到鄴縣后的第二天,因為程嘉等人不辱君命,不僅擒獲了於毒,而且兵不血刃地拿下了內黃,荀貞特地設宴給他們慶功,許仲、江禽、辛璦、高素、文聘等人均在席中。
聽了荀貞此勉勵之言,許仲等人起身,行禮應命,說道:“明公訓誡,下吏等銘記在心。”
荀貞坐回席上,示意諸人也都落座,繼續問程嘉勸降李瓊的經過,笑道:“於毒雖被生擒,縣內賊兵尚有千許,卿是怎么說服李瓊的?”
“嘉入賊營中,見到李瓊,問了他一句話。”
“什么話?”
“嘉問他:君今欲生,抑或欲死?”
“他怎么回答的?”
“他初時沒有回答,而是令左右把嘉推出,欲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