鄴縣中捷報頻傳,士、民歡喜。
於毒肆虐郡中年余,部眾萬數,嘗圍鄴數月,實魏之大患,鄴人談之色變,今新太守方到任兩個月,即先擒於毒,復光復魏、元城諸縣,萬數賊兵或亡於戰中,或降於城中,一舉盡收失地,為魏人除此大患,還魏郡一朗朗乾坤,此份功績真是讓人贊嘆。
早前因不滿荀貞把自家的子弟從郡府逐走而不肯赴荀貞之宴的諸多士族、大姓之家,不少因之改變了對荀貞的觀感。
耿氏是鄴縣的大姓之一,被荀貞逐走的府吏中有一個是耿家的子弟,上次荀貞宴請諸大姓、士族的家長時,耿氏的家長因而沒有應召,要說他對荀貞是很懷不滿的,可就在元城光復的次曰,他便帶著族中的幾個英俊子弟前去太守府拜謁荀貞。
一見面,他即行大禮下拜,說道:“郡受賊害年余,明公之郡兩月,賊氛一掃而空,郡賴以安。下民無以報謝,此拜為郡人拜明公。”
荀貞光復了諸縣,收降了於毒,為魏郡除去了心腹大患,對魏人有大恩德,荀貞必能借此得到相當一部分的魏郡的士族、豪強的感謝,尤其是魏、內黃這些曾被於毒盤踞的縣,其縣內的士、民對荀貞肯定尤為感激,也就是說,荀貞已經一舉奠定了他在魏郡的地位。
這個耿氏的家長看出了這一點,結合荀貞果斷敢殺的作風,他知道如果再與荀貞作對,恐怕不會有好下場,故此放下身段,“不計前嫌”地前來謁見、拜謝。
人敬我一尺,我敬他一丈。
這個耿氏的家長既親來謁見,荀貞也拿出平易近人的一面,談笑晏晏,賓主盡歡。
在談話中,荀貞注意到這個耿氏的家長不時回顧侍立在他席后的那幾個耿氏子弟,知其心意,笑問道:“公席后諸子皆氣宇軒昂,想應是公家的英俊杰出子弟?”
耿氏的家長答道:“英俊杰出不敢言,在郡中略有薄名。”
“郡朝諸曹現多缺人,不知公家諸子各有何長?可愿屈就本朝?”
耿氏的家長忙叫這幾個人各陳己長,有治《詩》的,有擅數的,有知禮的。
荀貞笑道:“禮、樂、射、御、書、數,君子六藝。如公家諸子者,君子乎?我欲以議曹屈治《詩》君子,以金曹屈擅數君子,以時曹屈知禮君子,諸位君子愿否?”
議曹雖無實權,地位很高,在諸曹之上。金曹掌錢布,很有油水。時曹掌祭祀,乃清貴之曹。
耿氏的這幾個子弟大喜,先是遜謝了幾句,隨即半推半就地接受了辟除,大禮拜謝。
荀貞當即令陪坐堂下的荀攸起草任命的檄令,命郡功曹王淙取來吏冊,將他們的名字錄於其上,又令郡主簿尚正馬上給他們安排吏舍居住,特別交代,命選幾個好的吏舍給他們。
帶來的幾個子弟能被荀貞全部辟用已是大喜過望,耿氏的家長更沒想到荀貞辦事會如此的雷厲風行,等把這些事兒都辦完,又和荀貞敘談了一會兒之后,他拜辭出府。
出了太守府,立在門外,轉望府中,他感嘆地想到:“本以為府君是個嚴苛暴虐之人,卻不意竟是這么的藹然可親,體貼人意,郡中對他的傳言多有謬誤之處啊。”
荀貞“得人”的手段是沒得說的,早在潁川為繁陽亭長時他就靠著謙虛溫良、屈己待人得了許仲、江禽等人,這幾年,隨著眼界開闊,仕途通達,招攬的人越來越多,他在這方面更是百尺竿頭再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