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末一問是:‘竊聞君侯之舊主今乃朝中貴人,君侯且與汝南袁本初結好’?”
“你怎么回答的?”
“頭一問我笑而不語,次一問我頷首稱是,最末一問,我告訴他:不僅君侯的故主陰公現在朝中為貴人、君侯與袁本初結好,而且君侯與大鴻臚曹嵩之子曹孟德亦結好也。”
聽完程嘉的話,荀貞與程嘉相對一笑。
荀攸對魏光不太熟悉,聽程嘉詳細地給他講了一遍魏光的背景,拍手笑道:“趙然遁逃出城之曰,怕是萬萬沒有想到:因他暮遁之故,而竟使魏光傾心於君侯了。”
魏光的這三問單個看好像沒什么意思,連在一起看就很有意思了。第一問,確定了趙然“出城而逃”,第二問,確定了荀貞“若無其事”,第三問,則確定了荀貞的“后臺”。三問連在一處,很明顯,他的確是“意動”了。
荀貞笑道:“昔馬援奉隗囂書至洛陽,陛見光武,光武笑曰:‘卿遨游二帝間,今見卿,使人大慚’,馬援答曰:‘當今之世,非獨君擇臣也,臣亦擇君矣’。魏光乃有伏波將軍之風乎?”
伏波將軍馬援是本朝的名臣、名將,國家棟梁,魏光只是個輕俠出身的“草莽人物”,雖不知他曰后發展會如何,但只就眼下來看,卻是無論如何也無法與馬援相比的,荀貞引用馬援的這句話來說他,一是因知道魏光“意動”而開心,二來卻也是笑談罷了。
程嘉這些月與魏光接觸很多,聽了荀貞的這句話,他難得一本正經地說道:“君侯,魏光雖出身微寒,然以嘉所見,非尋常游俠、寒士可比,君侯切請勿輕視之。”
程嘉很少這么嚴肅,更從未當面批評過荀貞,這是頭一回。
荀貞收起笑容,正襟危坐地給程嘉道了個歉,說道:“是我輕佻了。”頓了頓,心道,“甚少聞君昌贊人,而他今贊魏光,這么說來,魏光還真有過人之處?”
荀貞和魏光沒見過,雖聽程嘉說了些魏光的過往故事,但也只是覺得魏光大概是個“存有志向”的“好名”之人,存有志向和好名沒什么稀奇的,“眼高手低”的人多了,有志向、好名,同時又有能力的人就不多見了,聽程嘉這意思,魏光是其中之一?
荀貞因說道:“能得卿之贊,魏光必有其長,不知他可與我帳下誰人相比?”
“魏光年少好俠,慷慨輕生,其雄壯之氣足可與劉鄧相頡頏;后折節讀書,隨從士大夫,風雨不避,又與陳午相仿佛;其為人也,頗有恢廓氣度,雖不及君卿,而遠勝伯禽、子繡諸人。”
“如卿所說,此魏郡一豪杰也。卿可持我手書再去梁期,邀他來鄴,我欲一見之。”
在這之前,荀貞雖重視魏光,但也只不過是把他當做了一個誅滅趙家的有力武器罷了,并沒有重視他本人,今聞程嘉所說,改變了態度,準備親寫信一封,叫程嘉帶去給魏光,邀他來鄴縣相見。
程嘉應諾。
——
1,簡報。
邸報是由唐時各藩鎮在京都的辦事人員私自發回地方的,而兩漢之世,各郡國在京都雖也設置有“邸”,但這些邸只是用來“待朝宿”的,兩漢律法嚴禁郡國之邸向本郡國傳送政治情報,如違者,將會受到嚴厲地政治處罰,“簡報”是由漢家朝廷直接發給地方郡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