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貞在前世讀書時,著實見過“云夢澤”三字不少回,常惜不能親眼目睹“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之壯景,而今有了機會,興致勃勃。
程嘉、荀攸等人雖不能體會他的心情,但因為他們多是中原人,以前甚少見到大海大澤,所以倒是不妨礙他們與荀貞一樣對云夢澤充滿期待。
荀攸笑道:“昔從君侯討黃巾,在巨鹿觀看過大陸澤,已令我驚嘆,聽說云夢澤遠比大陸澤為大,也不知更是何等壯美!”
說話間,前邊一騎奔馳而來。
卻是被派去前頭打探道路的義從。
這義從以前來到江南,知曉南音,所以被派去前頭打探路況。他馳至荀貞近前,勒了下馬,隨即單手控韁,駕著馬漂亮地轉了個圈,從迎面對馳變成了與荀貞并駕齊驅。
“君侯,前邊有個野亭,過了那亭,再前行十余里,便是江夏郡界內了。”
“亭上可見我的畫像了么?”
所謂“亭長可見我的畫像”,荀貞說的自然是可有見到朝廷通緝他的文書。
這個義從搖了搖頭,說道:“未曾見有,不過倒是聽說了一件事。”
“何事?”
“我與那亭中的亭父閑聊,他聽我的話里帶有北人口音,於是問我可知南匈奴反叛一事。”
“南匈奴叛亂?”
“是,那亭父說,昨天有一撥北來的商賈夜宿在了他們亭中,他是聽那撥商賈說的。”
“因何叛亂?”
“說是南匈奴內亂,休屠、左部集眾十萬,殺了南匈奴單於,遂另立單於,反叛作亂,與白波賊合,寇河東。”
荀攸、程嘉、劉備、欒固諸人在旁聞之,不覺盡是嘆息。
南匈奴是匈奴的一支。本朝建武年間,匈奴地區發生了嚴重的天災,“連年旱蝗,赤地數千里,草木盡枯,人畜饑疫,死耗太半”,同時,匈奴內部又出現了權力之爭,遂於建武二十四年分裂為南、北二部,南部的呼韓邪單於向漢室稱臣,率部眾遷徙到了塞內,遂為南匈奴。
南匈奴內附后,本朝效仿前漢宣帝時的故事,給南單於了很高的優待,“寵以殊禮,位在諸侯王上”,同時派“使匈奴中郎將衛護王庭”,對其加以限制和監督,又每年都賞給南匈奴巨額的財貨,南匈奴成了漢家實際上的“屬國”,自此承擔了為漢室防衛北疆的任務,從此之后,北疆的北地、朔方、五原、云中、定襄、雁門、代、西河諸郡都有了南匈奴的部落居住。
南匈奴在防范北匈奴的南下侵擾中發揮了不小的作用,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南匈奴內部又起了矛盾,大約從順帝永和年間起開始內斗不斷,并時有反叛之舉。
去年,前中山太守張純反叛,率鮮卑寇邊郡,朝廷詔發南匈奴兵,配幽州牧劉虞討之,南匈奴的歷代單於多是順從漢室的,因而南匈奴單於奉詔遣左賢王將騎詣幽州,但南匈奴的族人中卻有不少擔憂南單於會發兵無已,於是今年三月,休屠在攻殺了并州刺史張懿之后便與南匈奴左部合,又兩部合力,攻殺了南匈奴單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