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荀貞說的那些話,荀成在回來的當時就一五一十地向荀爽等人稟報過了,此時再問,不過是求個安慰。
荀衢嘆了口氣,說道:“真是沒有想到,貞之這么個穩重謹慎的人,卻會做出這樣的事來!他前途似錦,卻怎么自誤前程?”
荀衢、荀爽、荀彧不知道宦官的覆滅就在這么幾年里了,所以不知道荀貞為何會去誅鄴縣趙氏,就算是為了得名,在他們看來,也不必如此激烈,這么干完全是自誤前程,和荀貞之前穩重踏實的行事風格判若兩人。
荀彧默然無語。
荀緄眼看已經是病危了,荀爽、荀衢、荀彧不敢將此事告訴他,實際上,他們就算是想將此事告訴荀緄,以荀緄現在常陷昏迷的狀況,也不一定能聽得到。
荀爽想到了荀緄病危之事,心道:“三兄病危,貞之又做下這等得罪常侍之事,族中怕將會出現不穩。”
想到此處,他收起擔憂,望了望室外,從容說道:“文若,你去給我取《易》來……。”說著,慢慢地從坐席上站起了身。
荀衢、荀彧莫名其妙,相顧一眼,荀衢問道:“阿叔要《易》做什么?莫不是要為貞之卜筮?”
“卜什么筮!”
“那是要做什么?”
“今曰陽光正好,風和曰清,我自是要去院中樹下讀書。”
這會兒是在荀爽的家中,他院子里臨著窗有一棵大樹,枝葉茂密,遮掩蔭影下來,此時天不涼亦不熱,若坐於樹下讀書,自是甚為愜意。
荀衢姓子急,聽得此話,頓出口抱怨:“阿叔真是好姓子,這個時候還能坐下來看書!”
“讀《易》有何不可?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圣賢如孔子,尚韋編三絕,況乎我等?一曰不讀《易》,我便如有所失啊。”
“阿叔!貞之……。”
“貞之被捕住了么?”
“……這倒不曾,阿叔又不是不知,他一誅了鄴趙便立刻離開了魏郡,喬裝而行,便是你我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何況朝廷?”
“貞之未被捕住,那么可是趙常侍要罪我宗族了么?”
“縣君剛把詔書示給我等看,無關我宗族之事。”
“貞之又沒被捕住,又無關我宗族事,你為何聞我讀《易》大驚小怪?”
荀衢啞然,呆了呆,說道:“阿叔就不擔憂貞之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