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去見薛禮、臧霸的,可以是荀貞的“私人”、“幕僚”,入手諸縣治安,名義上帶頭的卻必須是郡府吏員了,因而,荀貞遣人召來臧洪、袁綏、秦松等郡府大吏。
臧洪等人來到,伏拜行禮畢,各落其座。
討董這件事現在還不能公開,荀貞沒有對他們講,只是說道:“張公行前,曾囑托我一事,……子源,卿等還記得否?”
“張公”說的是前任廣陵太守張了。臧洪略一思索,答道:“明公說的可是剿賊之事?”
“正是,今郡中雖無巨賊,然亦寇盜頗有,此乃張公行前的再三囑托,也是張公的一片愛民之心,我早就有意著手分剿,只是到郡以來,先是訪問郡中賢士、學校,繼因郡府缺糧、百姓乏食之故,不得不先以農事為重,一直不得其閑,乃至其今。”
袁綏笑道:“郡因文而昌,民以食為天。明公以宣文德、重農事為先,這是應該的。不瞞明公,明公到鄙郡這還沒有多久,而鄙郡中的士民、父老就已無不對明公歌頌有加了。”
“我之郡以來蕭規曹隨,郡縣諸事,我依從的多是張公舊章,何德何功,敢受郡人之歌?”
秦松笑道:“明公何其過謙!”
“便有微功,也是卿等之功啊!文表,就說你,要不是你說動了州府糜從事,我那屯田所需的糧種諸物恐怕到現在都還沒有著落呢!這件事上,你可是立了大功的。”
人都是喜歡聽到好話,饒是秦松性本謙遜,聽到了荀貞的夸贊之詞,也不覺心中歡喜,笑道:“若無明公提領,松又何能得此‘大功’?”
諸人皆笑。
臧洪把話題拉了回來,問道:“明公是欲著手剿賊了?”
“不錯,文武之道,一張一弛,治國理郡,王霸并用。現今郡中盜寇阻路,騷擾鄉里,不但對農事不利,亦有害於商賈往來,剿賊之事,我想可以開始去做了。”
“明公必是已有章程,洪請問之。”
“子源,我到郡至今還沒有怎么去郡營里看過,廣陵郡兵的戰力如何?”
“明公麾下的義從我等是見過的,廣陵的郡兵雖在去年的擊黃巾一戰中頗立功勞,戰力不弱,然如較之明公的義從,卻是大有不如。”
荀貞雖然沒有怎么去郡營里看過,但郡兵的戰力如何,他卻也是早就遣許仲等人去看過的,對其甚是清楚,早知遠不如自家的義從步騎,聞得臧洪此話,他故作稍頃的沉吟,當下說道:“郡府缺糧,此次剿賊當戰,不可久延。既然郡兵戰力不如我的義從,此次剿賊就以我的義從為主,以郡兵為輔吧。”
荀貞肯拿出自己的義從來剿廣陵的寇賊,臧洪、袁綏、秦松諸郡府大吏自無異議。
荀貞頓了頓,見諸人皆無異議,又接著說道:“雖以我的義從為主,然所剿者畢竟是郡中之賊,此乃公事,領兵之人卻需得是郡中吏員,……卿等有何推薦?郡府吏中有誰可擔此任?”
袁綏長於內政,秦松長於智略,郡中諸大吏里邊,唯臧洪慷慨豪俠,知些兵事。袁綏、秦松皆轉目去看臧洪。臧洪當仁不讓,便即給荀貞推薦了一人。
他答道:“郡賊曹掾陳容,勇烈忠義,素知郡中賊事,可堪此任。”
荀貞才來廣陵沒多久,除了臧洪等幾人外,對郡府吏員的了解大多還只是“流於表面”,對他們的秉性、真實能力等等都還不是很清楚,但對陳容這個人,他卻是已經較為了解了。
一個是因為陳容身為郡賊曹掾,是郡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郡曹的掾長,很有實權,地位也高,在郡府諸吏中的地位僅次於臧洪等不多的幾個人,平時和荀貞見面的機會比較多。見面機會多,荀貞對這個人就能了解的較多。
再一個是陳容在郡府里的名聲很好,有“直節尚義”的美名。一個人這么夸他,可能有假,十個人、百個人都這么夸他,那這個人的秉性就是真的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