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沒有不透風的墻,呂布對徐榮說的話能傳到胡軫耳中,胡軫說“當斬一二青綬”的話自也能傳到呂布、徐榮的耳中,至多是時間早晚的關系罷了。
荀貞、孫堅營中。
胡軫、徐榮相繼來到,就在胡軫勃發大怒、放言要斬一二青綬的這天下午,荀貞與孫堅在帳中軍議。
荀貞對孫堅說道:“文臺,從早上到剛才,胡軫營雖無動靜,徐榮、呂布營卻多次有人登高窺視黃蓋、孫賁營,以我看來,搞不好董兵是想先拿黃蓋、孫賁下手。”
“若真是如此,那再好不過!”
“再好不過?”
“你我設伏胡軫不成,被他輕巧巧到了太谷關外,我正愁沒有機會收拾他,如董兵真要先擊黃蓋、孫賁,你我正好也可趁此良機,往擊胡軫,以先將之破滅!”
“文臺,我所慮者,是恐怕黃蓋、孫賁擋不住董兵的攻勢啊。”
“董兵雖精,黃蓋、孫賁營亦足數千之眾,怎會擋不住董兵的攻勢?”
“關西兵精於長矛,攻堅破陣,善戰無前,黃蓋、孫賁雖有數千之眾,如獨擋之,恐難支也。”
“關西兵”,說的是函谷關以西地方的士兵,也就涼、并之卒。
這些地方羌胡多,羌胡中騎兵多,為能更好地對付羌胡騎兵,在漢人的步卒與之戰斗時,往往就會用長矛列陣,一丈多長的長矛列開,就像個鐵刺猬似的,威力極大,而這個步卒的長矛陣,不僅可以用來守,也可以用來攻,進攻的時候這種戰法也是一件大殺器。
辛璦、韓當、徐緄追擊胡軫的時候,為何無功而返?軍報里就提到過一句弩環立”,這個“槍”,說的就是這種關西步卒列的長槍陣。
同時,關西兵不止步卒精於長矛,騎兵也同樣精於長矛。
通常來說,騎兵沖鋒的時候,很多部隊多用的是騎弩和環首刀,而關西的騎兵卻和關西的步卒一樣,多用的也是長矛、長槍,騎兵隊伍擺開,人手一柄長槍,萬馬奔騰,槍/刺如林,只看上去就是一種極大的震懾,當兩軍碰頭,於實戰之中,這更也是一種殺傷力極大的戰法。
黃蓋、孫賁雖有數千之眾,又有營壘為護,可以呂布、徐榮的善戰,——要知,呂布可是以一己之力,三千騎兵硬生生打平了孫堅的兩萬多眾,而徐榮在數月前更是把曹操、鮑信打了個幾乎全軍覆沒,雖然這兩場仗那是野戰,不能與攻堅相比,可呂布、徐榮既然這般善戰,加上胡軫也不是善茬,那黃蓋、孫賁兩個到底可否能夠擋住他們的攻勢?這是荀貞最擔憂的。
孫堅卻不擔心,他說道:“卿或不知黃公覆,此我江東健將是也,少有壯志,嫻習兵法,在軍有威,臨敵敢戰,胡、徐、呂雖勇,關西兵雖精,斷難破其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