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說道:“我有一人,文武兼資,高才亮能,膽雄心細,如使之前往,必不辱君命,只是此人年歲稍輕,恐君侯不肯委之。”
荀貞問道:“何人也?”
荀彧說道:“奉孝是也。”
荀彧本就是個舉賢薦能、不遺余力的人,而同時,郭嘉又曾在荀氏私學中讀過書,算是荀家的“私塾子弟”,所以說,不論於公於私,他都希望看到郭嘉能得到更好的發展。
荀貞不由而笑,說道:“文若,我猜你就是舉薦奉孝。”
“君侯以為可否?”
荀貞沉吟稍頃,說道:“以奉孝之能,固然是足以擔此重任,只是……。”
“君侯可是慮其年輕?”
“這倒不是。”
“那是?”
“實如卿昨日所言,奉孝乃我郡中龍鳳,吾之寶也,今去彭城,需經下邳,我擔心如果消息走漏,笮融恐怕會橫加阻攔啊。”
“原來君侯是擔心奉孝的安全。”
“正是。”
“這卻也不難解決。”
“噢?”
“君侯帳下盡多虎士,擇一人,使之與奉孝同往,不就可以了么?”
荀貞仍是猶豫。
荀彧雖是愛郭嘉之才,卻知“溫室中長不出勁松”的道理,因又說道:“喬裝潛行,笮融如何能知?即便萬一走漏消息,側有猛士相從,外有君侯之威,料來笮融也定然不敢妄為。”
荀攸說道:“我聞玄德不是又曾向君侯請命,欲為君侯再使彭城?玄德,猛士也,關云長,更萬人敵也,君侯何不使他兩人與奉孝同往,必萬無一失。”
荀貞心道:“今使彭城,奉孝必能功成,他先已說動闕宣為我取下邳之內應,再加上此功,待到來日我得了下邳后,他的功勞便足可排上前數,如此,我也可委他以重任了。”
想到這里,荀貞定下了主意,說道:“卿二人所言甚是,好,就按此行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