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隊率這邊都是環刀銳擊,兵器整齊劃一,而反觀城門洞的守卒及倉促來援的其他守軍,卻是有用矛戈的,有用短兵的,兵器混亂,對敵那些沒有經過戰陣操練的劍客、內應時,他們能占據上風,可一旦與那隊率及其麾下軍吏對陣,便立刻進退無據,很快就潰敗散逃。
殺散守卒,這隊率沒有追擊,而是第一時間命人放下了吊橋。
吊橋放下時,關羽的大隊人馬正殺到護城河外。
闕宣的莊中養有四五匹好馬,出莊時,關羽自騎了一匹,余下的沒有分給軍官們,而是分給了最能戰的幾個軍吏,這時他一馬當先,帶著那幾個有馬的勇士,直上吊橋,馳入城門。
入了城門,馬不停蹄,他拿矛在手,先是追殺散逃的城門守卒,繼而待大部隊進來,喝令那個曲軍侯:“即往縣寺,殺擒賊首,懸我軍旗!”
曲軍侯接令,帶部奔進,襲往縣寺。
關羽兜著坐騎原地半轉,找到了個城中的內應,喝問道:“賊將何在?”
那內應仰望馬上關羽的威風,心中驚嘆,口上答道:“在城北。”
本朝元初三年,時任下邳相的張禹在蒲陽陂上開了三道水門,引水灌溉,后歲至墾田千余頃,鄰郡的貧者很多都來此地落戶,室廬相屬,其下成市,卻是徐縣最為富饒繁華的所在,因而縣中守將把他的軍營設在了縣北城中。
關羽即按之前的安排,令兩個隊率帶領本部的大部分人馬為主力,又令水賊分出人馬五百,由兩個水賊頭領帶著為輔助,悉上城頭,奪取城墻,又令劍客、內應們和余下的水賊分去縣中各處,一來清剿各處的守卒,再則控制地方,分派完畢,他自引步騎十余人徑奔城北。
他這卻是要深入敵營,襲殺敵將!
但凡守城之軍,多會把兵馬主要布置在三個地方,一個是城頭,這是直接擔負守城任務的,
一個是城中軍營,這是輪值休息的后備隊,所謂“守城先守野”,再一個就是當兵力充沛時,還會在城外布些人馬,這是為了能使之與城中成犄角勢,呼應相守。
此外,還會在城中的倉庫、諸里、街亭、路口和城中的高處等地也布置些人馬,這是為了守衛物資,同時彈壓城中百姓,維護城內治安,以防有人作亂。
徐縣的守將本是在城外設了一營的,但前些時,笮融調走了一部分他的兵馬,一些改派去巡防淮水,另一些則改駐淮陵等淮南諸縣,以圖加強淮南的守御,所以,他手頭上的兵力頓便有些不足,因就把城外的營給撤掉了。
也就是說,他現下的兵馬主要分布在兩個地方,一個是城樓、城墻上,一個便是城北軍營。
他那軍營中雖不知有多少兵馬,但總歸不會少於數百,關羽只帶了十余步騎就要去沖營,立時使那些劍客、內應、水賊等等,無不驚詫,而被他點名要從他沖營的那十余步騎卻皆面色如常,毫無吃驚,又或懼怕的樣子,——這自是因他們知關羽之能,并本身亦是勇士之故。
那些水賊們見果如關羽所料,雖是白天攻城,卻也順利入了城中,此時雖是驚詫,倒也不敢口出勸言,陶曼卻是想勸說兩句,畢竟而今城門既下,已有六成勝算在我,關羽身為主將,似無需冒險涉危,萬一他因為“冒進”而戰死,實在得不償失。
可是還沒等他說出話來,關羽即已拍馬而去。
無奈之下,陶曼只得奉他軍令,與劍客、內應們分殺去縣中各處。
其余的軍吏、水賊也各按令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