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五虎上將”、“五子良將”,對后世統稱的“江表十二虎臣”,因其中的一些人名氣稍低,荀貞不太了解,略知事跡的只有程普、韓當、黃蓋、周泰、甘寧、潘璋等幾人,所以雖知蔣欽亦是十二人之一,然卻不太知其功績,但聞知了此人名字,知是“江表十二虎臣”之一,卻也十分欣喜,又將他扶起,細細打量,見他衣著樸素,布衣革帶,無有裝飾,恂恂如不能言者。
荀貞因顧對左右,說道:“此一雄健君子也。”
迎了周泰、蔣欽入到府內,至堂中落座。
不多時,原中卿和典韋來到,典韋在堂門外對荀貞行了個禮,說道:“君侯,韋來了。”
荀貞說道:“快進來。”
典韋除去鞋履,登入堂中。原中卿自與左伯侯一起,侍衛在外。
周、蔣二人見來人形貌魁梧,甲衣在身,手提雙大短戟,腰佩長環刀,行如熊虎,已頗驚嘆,因典韋肩負護衛之責,兵戈不可離身,所以登堂入室不需置兵器於堂外,到了堂中,荀貞賜坐,他坐下前,先把短戟放在了席邊,短戟太重,雖是輕放,落到地面上時,仍是發出悶響,周、蔣二人立時更皆驚訝:“雖已看出此二短戟沉重,卻未料到重竟至此,這得該有多重?”
典韋的這兩支短戟,不但周、蔣二人為之驚訝,凡是初次見到典韋的人,無不為之吃驚,要知,時人常用的短兵,如劍者,通常不過一斤多重,如環刀者,重者也只有三四斤,是以,魯肅的佩劍重有兩斤多,荀貞提入手便覺略重於常,而典韋的這兩支短戟卻足足各有二十斤重,周泰、蔣欽還算是好的,因他二人也是猛士,故只是覺得驚訝,而如趙昱、王朗這些文臣儒士,當初見到典韋此二戟時,便是再能修身養性,亦不禁俱皆為之連連矚目,驚異萬分。
對周泰、蔣欽的這種吃驚反應,典韋早已習以為常,不當回事了,因而也沒什么自矜力雄的表情,坐下后,看了看周泰、蔣欽兩人,問荀貞道:“君侯,不知此二君中哪位是周君?”
原中卿找到典韋時,肯定會告訴他荀貞因何召喚,所以典韋知道是九江的周泰來了。
荀貞笑道:“雄壯者便是。”
周泰、蔣欽皆雄壯,但周泰比蔣欽更高大一些,也更壯健一些。
荀貞對周泰、蔣欽介紹典韋,說道:“此吾樊噲,陳留典韋。”
樊噲當過高祖的參乘,參乘即坐在車右擔任警衛的人,用樊噲來比典韋,正是適合。
典韋起身,向周泰行了個禮,說道:“在下典韋,見過足下。君侯常對我提起足下大名,韋對足下是久思一見了。”
周泰忙起身回禮,恭謙地說道:“泰微末之徒,賤名何敢常辱將軍之口,亦不敢勞足下久思。”
荀貞指蔣欽,給典韋介紹:“阿韋,此周君的郡里人,蔣君名欽,雄健君子也。”
典韋又對蔣欽行禮,蔣欽亦忙起身相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