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遼還有一點沒有說出,有葛陂在徐州兵與平輿的呂布兵中間為隔,不僅徐州兵不好及時抓住戰機,迅捷地進攻呂布兵,呂布的部曲也不好迅捷地進攻徐州兵。
葛陂是本朝章帝時名臣何暢所修的一座水利工程,可灌田三萬余頃,陂湖的面積不小。
黃巾起時,因為這一帶的地理環境適合據守,交通方便,有大批的太平道徒屯聚在此,人最多時,戰兵和老弱婦孺并和在一起,達數萬之眾,這股黃巾軍曾分出萬余人北上擊譙縣的許褚壁壘,許褚就是在這一仗中威名遠揚,使淮、汝、陳、梁間,聞皆其名而畏憚之的。
這支葛陂黃巾已經覆滅,但從他們選擇此地為筑營之所即可看出,葛陂這里確是宜守能攻,是一個適合長期占筑的地方。
張遼注意到地圖上葛陂東邊不遠有個亭,看清楚了亭名后,奇怪地說道:“此亭亦名繁陽!”
圍著看地圖的余下幾人被張遼這么一提醒,順著他的目光看去,也都嘖嘖稱奇。張遼瞧見他們中有一人面色微喜,知此人素來稍有謀略,因便問道:“君緣何色喜?”
這人笑道:“下吏知徐州兵將敗矣!”
“此話怎講?”
“鎮東起家於繁陽亭,然后出豫入冀,立事於徐,此海內人所共知。許君卿現今奉鎮東令統兵回豫,援汝南,駐兵相鄰之所居然也叫繁陽,……此何意也?”
“此何意也?”
“下吏愚見,這是在暗示徐州兵必將落敗於此,鎮東的氣數已盡!”
荀貞起家於繁陽亭,然后立業在徐州,現在他的兵馬又回到了豫州,巧不巧的,剛好駐兵之地邊兒上的亭還叫繁陽,天道輪回,有始有終,這或許就是在預示著上天已經厭棄了荀貞,要讓他起於繁陽,落於繁陽。這種理論看似荒唐,然在時下相信的人卻很多,張遼左右部屬中信的人就不少,頓時好幾人都面帶喜色,紛紛對張遼說道:“如此,君卿必為都尉虜矣!”
張遼卻不信這些,他笑道:“天下百余郡,縣、亭同名者多矣,焉可以此論兵家事?”
他的這話才是正理,潁陰的繁陽亭自是潁陰的,——原本歷史中,此地乃是后來曹丕受獻帝禪讓的地方,汝南的繁陽亭自是汝南的,乃春秋時的繁陽城之遺址,吳軍曾在此擊敗楚軍。兩個地方名字雖同,卻無什么特殊的意義。不過,到底剛才那人所言算是個好的彩頭,鼓舞一下軍心士氣也是好的。因是,張遼也沒有斥以謬言。
熟觀地圖良久,張遼定下了擊敵之策。
他說道:“徐州兵營在水、陂間,不利我騎兵縱擊,我意用步卒引他們出來,之后縱騎沖突。君等以為可否?”
諸人皆道:“都尉高策,定能大敗徐州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