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見袁紹同意了自己的意見,放下心來。
他之所以建議袁紹不要急著打渤海,一方面固然是因為他的確判斷公孫瓚與劉虞必有一戰,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兗州的局勢,泰山被荀貞攻取,徐州的刀已經架在兗州的脖子上了,而劉岱卻仍未能擊破黃巾,兗北糜亂,兗州的形勢是越來越不利於他與鮑信的謀劃。
想到兗州,曹操就憂心忡忡,如有一塊重石壓在胸口。
他對袁紹說道:“既然將軍有意暫作休整,整頓州內,那么我明日就回東郡罷。”
聽曹操提及東郡,袁紹由之想到了兗州,想到兗州,又也想到了荀貞,袁紹城府頗深,心中銜恨,面上不動聲色,從容說道:“也好。劉公山無軍事長才,坐視黃巾侵略於北,徐州攻犯泰山,無能為力,孟德知兵能戰,是該早點回東郡,幫幫公山。”
頓了下,袁紹又道:“應仲遠從泰山狼狽投我,對我說,荀貞之對兗州甚懷覬覦,說他是虎狼之雄,孟德,你與貞之昔年交好,或知其人,你覺得仲遠說得對么?”
曹操嘆了口氣,說道:“昔我與貞之相識的時候,唯覺他仁義,現在,我就不知道了。”
袁紹心道:“荀貞之若果有盡取兗州意,劉公山勢難阻擋,我現下無暇東顧,孟德善戰,倒是可用他來抵御徐州。”說道,“今次與公孫伯珪戰,卿拔貝丘,為我護右翼,功高,我借給卿兵五千,且先歸東郡,如能助公山擊破黃巾,安守州內,來日我必上表朝中,為卿請封拜。”
曹操心中一動,想道:“為我請封拜?”
他現在已經是行奮武將軍,東郡太守,再有封拜的話,前后左右等重號將軍顯然是不可能,便只有兩種可能,要么是封侯,要么是從東郡太守的職位上再升一級,或許即是兗州牧了。
有些話不用明說,而且即是沒有這個“封拜”的誘惑,只袁紹借的那五千兵就足使曹操大喜了,他行禮感謝,說道:“操回到郡中后,必全力助劉兗州北擊黃巾,安守州疆。”
次日,曹操領本部,及袁紹借給他的五千兵啟程回東郡。
袁紹借給他的兵馬分為兩營,營將分別是蔣奇和朱靈。曹操與他兩人也算都熟悉,相處得挺是和睦。這日回到東郡,接到密信一封和軍報一道。
密信是鮑信寫來的。
軍報是有關徐州的一項人事安排。
荀貞表荀成以偏將軍兼領泰山太守,表陳矯為泰山丞,表凌操為泰山都尉,表毛玠、羊秘為參軍司馬,參泰山軍政事,表高堂隆為護軍司馬,又以孫觀、吳敦屯駐泰山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