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若是曹操帳下的重將之一,出身士族,沛國人,與曹操是老鄉,彼此早就相識,自曹操起兵以來,他一直追隨左右,雖然勇武不如夏侯惇、夏侯淵、曹仁、丁斐、史渙等,謀略亦比不上陳宮、程立等,但憑借著他的家聲族望,以及他與曹操的交情,而今甚得曹操重用。
高平,是山陽郡的一個縣,位處在山陽郡的最東邊,東與魯、沛兩國接壤,北鄰任城縣,兩地相距不過六七十里,其城在泗水東岸,與任城縣隔河相望。
曹操遣劉若入駐高平的意圖很明顯:不為別的,就是要在此地阻擊徐州派往任城縣的援兵。
劉若雖然勇不及夏侯惇等,但這個任務卻是非他莫屬。他是最好的人選。原因何在?他的家族是沛國的右姓,而高平與沛國相接,他以及他家族的名聲在高平也不小,高平的不少士人、豪強與他俱舊交,正可借助他在當地的這些人際關系,從而達到更好地阻擊徐州援兵之目的。
程立、陳宮等都是聰明人,一聽曹操這么說,頓皆當時便明白了曹操的用意。
陳宮思酌了片刻,撫須說道:“正該即刻檄令巨野、金鄉之兵,趁陳褒、劉備剛剛得城,或許城內尚未安穩的機會,馬上進攻任城。……至於調劉校尉入屯高平,以宮陋見,此事固然可行,但截援之任甚重,只遣劉校尉一人帶兵去的話,恐怕孤掌難鳴,獨木難支。”
“噢?公臺有何高見?”
“不如從子廉、子和中擇一人,從劉校尉共屯高平。”
子廉,即曹洪,子和,是曹純。曹家亦是個大家族,曹操的兄弟、從兄弟甚多,現從他在軍中的不下十余人,而其中最得曹操重用的便是曹仁、曹洪和曹純三人。
曹操的祖父故中常侍曹騰是個宦官,不能產子,只有曹操的父親曹嵩這么一個養子,所以準確來說,曹仁、曹洪、曹純三人都是曹操的“再從兄弟”,他們三人的祖父故潁川太守曹褒與曹騰是兄弟。
曹仁、曹純同產,他兩人的父親曹熾官至侍中、長水校尉。曹洪的父親未任過顯貴高職,但他的從父曹鼎,也即曹仁、曹純的從父,卻曾出任過尚書令,位高權重,曹洪早年,也正是因了曹鼎,這才得以被任為蘄春長。
總之,正如荀貞用人唯才是舉一樣,曹操也是如此,曹氏族人從在軍中的雖不少,他卻沒有盡皆給以擢用,包括他的幾個親弟弟,因為才具不足,他亦未有徇私。
相比荀貞的族人,曹操族人的才能多在軍伍,乃至世與曹氏婚姻的外親夏侯氏,其族中也是以武略著稱者多,夏侯惇、夏侯淵便是。三曹、二夏侯,可以說是目前曹操軍中最為重要的五個將領,曹軍八成以上的戰力都是靠著這五個人在支撐的。
夏侯淵被曹操留在了東郡,現屯聊城,防田楷來犯;夏侯惇的軍略才能高於夏侯淵,被曹操遣在巨野,巨野、金鄉的曹軍主力眼下即正是由他統帶的。三曹之中,曹仁最優,足可擔方面任,現在他屯於谷城,戒備濟北,余下的曹純、曹洪二人現則從於曹操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