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俊、趙寵兩部確如李象所料,被孫策擊敗。
臧俊被俘。
趙寵見勢不好,及時帶著本部脫離戰場,逃回去了陳留郡的濟陽縣,遣人給張邈稟報不提。
但是李象沒有料到的是,孫策卻如他的父親孫堅不取圉縣一樣,沒有占據冤句的打算,是以在進入城中,發現冤句縣令在守御內城以后,孫策也就沒有繼續攻打,贊了一句“冤句此令,忠於職守,是個好官”,隨之,縱兵在縣中搶掠了一番,便就撤兵走了。
冤句縣令不知李象、梁逵兩人偷偷逃掉,突聞報豫州兵進城,瞠目結舌,嚇得屁滾尿流,本以為性命要丟,不意孫策輕易放過了他,轉而喜出望外,連呼僥幸,急忙寫書一封,派了親信吏員送去定陶,大罵了李象、梁逵一通,說他兩人畏敵如虎,竟至棄城而逃,好在“下官英勇殺賊,身先士卒,遂潰孫策,乃保冤句”云云。
濟陰太守吳資接到他的上書,自是難知真假,一邊心痛臧俊之沒,一邊提起精神,給冤句縣令這個好官兒,回了公文一道,對他甚為勉力,大加表彰。
臧俊被俘之時,身受重圍,猶酣斗不止。俘下他后,孫策喜其敢戰,命兵士把他帶來,一見之下,觀其形貌魁壯,起了愛才之心,招降說道:“我知你是吳太守的姻親,然良禽擇木而棲。方今鎮東將軍兵勢強盛,濟陰勢必將為徐州有。君何不降我,我必以心腹待君。”
臧俊怒目而視,大罵說道:“寧死不與賊為伍!”
孫策年輕的臉上現出詫異,說道:“我家世為漢臣,我乃漢家騎都尉,何以謂我賊也?”
臧俊說道:“你縱兵四掠,侵害百姓,不是賊,是什么?”
孫策恍然,笑道:“掠民怎會是我的本意?我不過是欲以此,來誘司馬中我計耳。”吩咐左右,說道,“把搶來的糧食、禽畜,悉數還與鄉人。”
黃海、孫河、袁雄等十余個軍吏在側,聞言多有不舍。
袁雄說道:“將軍,那些物事……”
孫策打斷了他,不容置疑地說道:“還不快點從我軍令?”
袁雄等無奈,只好接令。
孫策笑與臧俊說道:“司馬,這樣可以了么?”
人生艱難唯一死。臧俊思前想后,若是不降,孫策料不會放他回定陶,必然會把他殺了;而下孫策愿意把掠來的東西還給鄉民,自己也算是給濟陰的百姓做了件好事,并且下臺階也有了,雖是有些對不住吳資,然亦別無它法,遂長嘆一聲,下拜說道:“降人臧俊,拜見將軍。”
孫策大喜,綻出燦爛的笑容,宛如春花開放,然而并不柔媚,反有一股颯爽的英氣透出。
落入臧俊的眼中,使他不覺一呆,由衷心道:“真美姿顏也!”
……
孫堅、孫策父子,一個攻破圉縣,一個攻破冤句,分別威逼陳留與濟陰的郡治,令張邈、吳資皆不能遣派郡兵前去支援曹操。——吳資雖下了檄令,遣了郡吏,去各縣強征民夫、糧秣,但在郡治定陶不穩的情況下,他征來的民夫和糧秣,卻也只能先緊著用在定陶。
在孫堅、孫策進戰的同時,荀貞亦率大軍,出昌邑,進至乘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