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素、馮鞏到了州府,入至堂中,拜見荀攸、樂進。
荀攸把濟陰郡的最新戰情,告與高素、馮鞏,接著說道:“敵情就是這樣。為了安撫定陶縣內守軍的士氣,目前恐怕是等不及我軍各營的兵士齊聚,之后再作援助了,因是我與文謙決定,先遣一支敢戰的部隊,趕去定陶馳援。此任,你二人可愿擔之?”
高素、馮鞏離席起身,到堂下。
高素是校尉,馮鞏現為假校尉,高素的軍職比馮鞏高,故而馮鞏謙遜地站在了高素的身后。
兩人一起行了軍禮,同聲答道:“使君、將軍令下,末將豈敢不從!”
高素補充了一句,說道:“此任非末將不可!”
馮鞏說道:“適聞使君言道,曹東郡、張孟卓兩部今已會於定陶城外,對定陶城開始了進攻,此軍情如火是也,末將敢請與高校尉今天就出兵,往援救之!”
樂進說道:“定陶縣內的守卒雖然不多,亦三千余人,仗堅城為守,曹孟德縱是善戰,三兩日內定也不能將定陶攻下。你倆也不必於急於今天出兵。今日你二人且去營中,把士氣鼓舞起來,備足糧秣、軍械,明日往援不晚。”
高素、馮鞏應道:“諾。”
荀攸問他倆,說道:“你倆到定陶后,打算如何進戰?”
高素說道:“末將以為,當先察看曹、張聯兵之形勢,然后才好再議戰策。現在末將還沒到定陶,不知敵軍的具體情況,卻是無法回答使君此問。”
荀攸贊許地點了點頭,笑與樂進說道:“子繡大有增益,今亦堪稱知兵也!”
樂進撫須微笑。
對高素、馮鞏到了定陶之后,該如何作戰,荀攸已有定策,便教他倆,說道:“子繡所言雖然不差,但今你二人是作為我大軍的先遣部隊而去定陶的,故是該如何戰法,倒是可以預先定下。曹東郡、張孟卓合兵,據軍報上說,約有四萬之眾。你倆的部曲合在一處,不過兩三千人,不能與他們相比,因到了定陶縣外之后,你倆不要進戰,只管在定陶縣東筑營,與縣內成犄角之勢,以脅曹、張聯兵之側翼即可。等我大軍到至,再一并進戰。”
高素、馮鞏想了一想,都認為荀攸此策是上策,遂應道:“是。”
荀攸頓了下,對高素說道:“子繡,汝妻現從你在縣中,我給你半個時辰的假,你回去你家,好生安撫一下汝妻,叫她不要為你擔心,免得驚動胎氣。”
“免得驚動胎氣”云云,卻是宣康為了救下高素,詐言他妻懷孕,此事傳到了昌邑,荀攸信以為真。想起這些天來,為了他的妻子真的懷上身孕,乃實是日夜奮戰不休,饒以高素之健壯體魄,也感到吃不消了,高素有苦難言,然而在荀攸、樂進面前,又不好坦白說他妻子其實沒有懷孕,便只得裝作未見馮鞏嘴角因之而露出的笑容,應道:“諾。”
與馮鞏辭出堂外,兩人出去州府。
在州府門前,馮鞏問高素,說道:“子繡,你剛在堂上時,為何說此任非你不可?”
高素詫異地瞧了馮鞏眼,喚他的小名,反問說道:“怎么,胡狗,你莫不是以為還有別人能比我更合適馳援定陶么?”摸著肚子,理所當然地說道,“論勇武、論部曲的戰力,論對明公的忠誠,雖是我昌邑大營中,將校不少,可當然只有我,才是最為勝任此事也。”
馮鞏哈哈一笑,說道:“君言甚是!”
兩人便就暫別。
高素回家,馮鞏還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