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深深地吸了口涼爽的空氣,笑道:“這場大雨,著實把我憋壞了!”
此時此刻,他只覺心曠神怡。呂布不知道“欲窮千里目,更勝一層樓”這句詩,也不知“一覽眾山小”這句詩,但這會兒他的心情,卻正是與此兩詩描繪的場景、感觸是一般無二的。
“今日拔掉孫文臺的北營,如此,則孫文臺只余孤城一座,便好比是拔掉了老虎的牙齒,我挾大勝之威,再攻其城,其雖江東猛虎,無計可施矣!我軍攻克郾縣指日可待!待吾打下郾縣,擒獲孫文臺,順勢而北、而東,豫州為我有矣!豫州民多、富足,憑此為基,我呂奉先未嘗不能成就一番事業!南結盟與袁公路,西勤王天子於長安,留美名於后世,豈不快哉!”
呂布倒沒有什么過頭的野心,說到底,他出身不高,只是個武夫,論以政治眼光,比之董卓且遠不如,故是他所思所想,都僅是占據一塊地盤,享受一下高高在上的權勢富貴罷了。
侍從呂布左右的諸將,有人說道:“袁公路小氣至極,心胸狹隘,不能容將軍,打下豫州后,將軍卻為何還要與他結盟?”
呂布看去,說話之人是曹性,曹性與他是親戚,他就耐心解釋,笑著與之說道:“這就是你不知道的了。他雖小氣狹隘,畢竟袁氏之裔,我若於成事業,尚需得借他族名。”
“可是,那袁公路會肯與將軍結盟么?”
“他為何不肯?其帳下既無勇將,有乏精卒,設若無我,他難道還能立足南陽么?恐早晚會敗於劉表手下!此其一也。昔袁氏凡在洛陽者,悉為董卓殺害,今董卓被我除掉,是我給他袁家報了大仇,我不要他報恩,反而主動與他結盟,他還能拒絕不成?此其二也。”
呂布的這番話充滿了自傲,或言之自大,但他的自傲、自大,也不是沒有根由的。
所謂“馬中赤兔、人中呂布”,單較勇武,這海內各方勢力所擁有的那些勇將、猛士,還大概真是沒有人能及得上他,他自認為,靠其一人之勇,便足可橫行天下。又那袁氏與董卓的確是有深仇大恨,而董卓又確是他殺掉的,——這也是他為何先投袁紹、繼投袁術的原因,手里有此對袁家的大恩,常理言之,倒亦的確是存在著他與袁術兩家結盟的天然基礎。
曹性滿臉佩服的神色,奉承說道:“將軍謀略,末將望塵不及也!將軍所言甚是。以此與袁公路約盟,想那袁公路,定是求之不得,會欣喜應之的。末將預祝將軍,能夠達成垂名后世的壯志!”
“也少不了你們的好處!打下豫州,金帛子女,任由君等選用!”呂布把目光重新投向遠處的郾縣縣城、縣北的孫堅大營,說道,“現在就看這場攻營之戰,子向兩人能不能打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