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率部入到河東郡,沿汾水而下。
行未久,前軍的呂虔部軍吏來報,說是有人自稱乃王邑使者,求見曹操。
曹操就令把之帶來中軍。
很快,一小隊曹軍騎士領著數騎來到。
曹操觀之,見此數騎盡管皆扎發髻,是漢人發式,卻身上衣著俱羊皮褶袴,下穿短腰皮靴,是胡牧的打扮,人人攜弓,腰中帶刀。
卻原來河東此地南鄰黃河,北鄰呂梁山,草木豐美,本地百姓本就有放牧為生者,近年來,中原大亂,又頗有胡人部落出於各種緣故紛紛南下,一些來到了河東郡,也就使得本郡的畜牧此業更加常見;并受胡牧的影響,有的漢人遂於騎馬或放牧時,也就會穿用胡人的衣服,畢竟較以漢人的寬袍、“開檔袴”,還是胡人的褶袴更加方便乘馬。
曹軍騎士帶隊的軍吏說道:“旗下披甲,乘紅馬者,就是曹公。”
那幾個被領到此、發式和衣著混合了漢胡特色的來騎便跳下馬來,趨行近至,下拜在地。
為首之人向曹操自報姓名,是河東郡府的一個武吏,說道:“鄙主昨日接到曹公的來書,知曹公部將至我郡,即令下吏等趕來迎公,來的倉促,未能帶太多勞軍之物,只帶了羊百余頭,酒十壇,已被公帳下軍吏接收。”
“君請起身。”曹操坐在馬上,右手握著馬鞭的柄,左手握其前端,上下瞧了幾眼這武吏的打扮,笑問道,“君怎么這幅模樣?”
“公問的可是下吏這身褶袴么?”
曹操說道:“是啊。”
“李樂、韓暹、胡才、去卑諸賊,肆虐我郡已久,李樂賊部現屯軍之所就在安邑,為防他知下吏來迎公,故此下吏等不得不喬裝一番。”
曹操“哦”了聲,說道:“是這樣啊。……李樂賊部現屯安邑,我且問你,韓暹諸賊現各屯駐何處?”
“啟稟曹公,胡才部屯在皮氏,韓暹部屯在猗(yi)氏。”
安邑,是河東郡的郡治。皮氏、猗氏兩縣一在安邑的西北,一在安邑的東南,兩縣距安邑都不太遠。河東郡內有兩條較大的河流,一條汾水,一條涷(dong)水,汾水在北,涷水在南,安邑縣位處在涷水的南岸,其地屬河東西部,距離曹操現下所在之處,大約三百里遠近。
曹操問道:“南匈奴的右賢王去卑等部呢?”
這武吏答道:“南匈奴右賢王去卑等部通常沿水放牧,居無定所,現下他們大概游牧在河東的皮氏、蒲坂間。”
此個“河東”,說的是黃河東岸。黃河,是河東郡和左馮翊的分界線;或者說,黃河是河東郡整個的東部邊界。左馮翊北邊是并州的上郡,上郡與河東郡亦接壤,兩郡之界也是黃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