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信寫的不算長,但也不為短,上好的紙寫了將近兩頁。
具體內容,大致可分為兩個部分。
前邊是敘舊和講述別情,后一部分講曹操到了并州以后的見聞,說了些并州的風土人情,重點是向荀貞大大夸贊此州地靈人杰,向荀貞介紹了幾個有名於當地的名士、豪杰,分述其不俗之處。信末曹操借用了本朝前代的一句詩,“棄捐勿復道,努力加餐飯”,作為此信的結束。
看完曹操這封信,荀貞不由暗中感嘆,想道:“凡能成事之人,必能忍人所不能忍,為人所不能為。孟德還真是一個大度的人。”
舍身處地,換位思考,如果把自身換到曹操的這個處境來考慮,若是戰敗於兗州的是自己,而曹操是勝利者,那么身為勝利者的曹操給自己來信,自己會不會像曹操這樣不僅回信,并且觀其信中,整個的言語,毫無怨忿之意,完全就是老朋友之間的敘話?荀貞還真是拿不準。
隨信有一份禮單,上寫了曹操隨信送來,贈給荀貞的禮物。
荀貞看之,那禮單上寫的禮物分別有:太原汾清、上黨麻布,呵梨勒胡酒、烏金石、趙國兔毫筆、河東白鹽等等,以及并州產的駿馬兩匹,能歌善舞的胡姬四個。
禮單上的“汾清”,即后世汾酒的前身。當今之酒,好壞一眼就能看出,不好的酒雜質多,渾濁,好的酒清澈。“汾清”也者,既酒名中帶一個“清”字,可見此酒之好。
上黨的麻布,聞名於外,與汾清相同,是并州本地的物產,無須多言。
烏金石便是石炭,此物其實和趙國兔毫筆、河東白鹽一樣,也非是并州土產,最有名的產地是林慮縣,屬河內郡,其西界與并州上黨郡接壤。之所以把河內郡的烏金石、趙國的兔毫筆、河東白鹽也作為禮物給荀貞送來,料之,無非是因兩個緣故。一個是此三郡皆鄰并州,再一個特別趙國,荀貞早前曾於此任官,做過趙國中尉,故而曹操把這三樣東西也添到了禮物中。
駿馬也不必多說,并州水草豐茂,是個產馬之地。至於胡姬,并州北部、南部胡人眾多,胡女在內地的大多數地區可能較為少見,然在并州并不稀罕。
卻這呵梨勒胡酒是什么東西?
荀貞看了幾眼,想了一想,好像未曾有聽說過,就問堂中諸人,說道:“孟德送我的禮物中,有一物名為呵梨勒胡酒,卿等誰人知此為何物?”
陳儀頗有見聞,回答荀貞,說道:“下吏聞此酒,是產自西域的一種藥酒。”
“藥酒?”
陳儀說道:“呵梨勒是一種藥材,據說可治許多疾病,這呵梨勒胡酒就是以呵梨勒這種藥材泡制而成的。”
荀貞笑了起來,提著信向眾人晃了晃,說道:“原來如此,難怪孟德在此酒名的旁邊,特地注釋,寫了個‘此酒系方士所薦,言云治百病,有神效’。……西域的酒,孟德怎會有?”
陳儀猜測答道:“并州雖然不通西域,但并、涼接壤,或許是涼州的粟特胡商有去到太原的,因被曹公得了此酒。”
這個猜測雖不中,亦不遠矣。呵梨勒胡酒的原產地是波斯和印度,不過在涼州的粟特胡商頗有自釀此酒的,曹操所得之此呵梨勒胡酒,正是涼州的粟特胡商自釀后帶到并州銷售的。曹操得了他帳下方士們的推薦,為治療、緩解他的頭風,就買了許多。
荀貞點了點頭,再又端詳曹操的這份禮單。
曹操送給荀貞的這些禮物,明面上說是荀貞之前給他送的沛郡特產之回禮,禮尚往來,此君子之道,可是從他這些禮物的選擇上,荀貞卻隱約看出了點蹊蹺。
荀貞琢磨心道:“把烏金石諸物放入禮單,又好像不止是單純因為此三郡鄰并州之故吧?”
還有什么別的緣由?
(本章未完,請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