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外見到辛璦、張飛及其兩人部中的一班軍將,皆征塵滿袍。
玉人如辛璦,亦頗灰頭土面,嘴唇干燥,一看就是連追敵的苦累所致。
盡管常年都在馬上,卻張飛行走之間,兩條腿下意識向外開斜,不用問,荀貞也知,此必是因這三四天來,基本上都是在馬上度過,所以他也有些吃不消,大腿磨得疼了。
辛璦、張飛等拜見過荀貞,張飛令從吏牽來兩人。
這兩人長者三十多歲,年輕者也有三十出頭,都是垂頭喪氣,被捆著雙手,一根繩子把他倆串在一起。七八個將士推搡著他兩人,就像是趕著兩頭羊。押到荀貞近前后,兩人身邊的兩吏,抬腳朝他兩人的腿彎后邊各踹一腳,兩人撲通跪倒在地。
張飛恭敬地說道“明公,此二賊便是李傕之從子李暹與李利。”
荀貞漫不經心的瞧了眼,并沒有怎么在意。莫說李暹、李利二人非是賊魁,就算是李傕、郭汜被生擒到此,在荀貞看來也不過是兩個除了給他勤王此功能錦上添花之外,別無用處的兩個軍頭罷了,亦不會太過重視。荀貞笑與辛璦、張飛說道“卿二人追賊辛勞。三四日間,且戰且前,追敵二百余里,來回三四百里,既已苦勞,又或李暹李利二賊,復立功勞,我明天就上表朝中,給卿二人請功。”
宣康跟著荀貞同出營迎接的,由他接管了李暹,李利這兩個俘虜之后,他問荀貞,說道“明公,此二賊如何安置是先留在營中還是”
按理說,辛璦、張飛作為部將,荀貞沒有必要親自出迎,然辛璦是其心愛之人,張飛是其重視之人,正該示以與眾不同,故此他乃親迎。
荀貞說道“隨我的上表一起獻給天子。”
宣康應諾,便就吩咐屬吏先將二賊帶下去,等陳儀為荀貞寫好上表,明天和上表一塊兒送去給劉協。
入到營里,進到帳中,眾人坐下說話。
荀貞問道“前觀卿等軍報言說,李傕為郭汜所殺,李暹、李利倉皇逃竄,因為卿等所獲,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辛璦、張飛追擊李傕、郭汜的這幾天,每天都會有軍報給荀貞呈遞回來,便在上一封呈報擒獲了李暹、李利的軍報之中,提到了李傕被郭汜所殺,但是軍報中并沒有對此事進行詳細的敘說,荀貞因乃有此一問。
張飛答道“回明公的話,這件事飛與玉郎,也是從李暹、李利處聽來的,具體情況他們更加知曉,要不然明公再把此二賊招來,細作詢問”
荀貞點了點頭,便令宣康重把李暹、李利帶回。
不多時,李暹、李利被押入帳中
如果說剛才見到荀貞,二人是害怕的話,那么現在二人的心情,在聽到荀貞要把他倆明天就獻給劉協后,已然是恐懼。
李暹、李利之前恃李暹的威風,對劉協極不恭敬,得罪劉協的地方太多,其它的不提,只說李暹奉李傕之令,強迫劉協從宮中遷到李傕營中這一件事,李暹便知道劉協定是恨他入骨,一旦落到劉協手里,他定然落不了好。
已聞段煨、賈詡投附荀貞,李暹倒是生起如段煨、賈詡一樣,為荀貞所用這樣的奢望。
他與李利拜倒地上,叩頭不已,顫聲說道“暹已知罪,暹已知罪卑賤之軀不足以污明公之刀,若幸得明公饒暹一命,別無所長,唯一身勇力,愿為明公效犬馬之勞。”
張飛略蹙眉頭,很看不起他這般討饒屈膝的模樣,說道“你且把李傕如何為郭汜所殺,詳細稟與我主。”
李暹、李利兩人俱是被張飛親手擒獲,二人早已信了張濟逃到長安后所說的“羽、飛不可當”,聽到張飛命令,李暹忙應道“是、是。”與李利對視一眼,卻好像有點不知從何說起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