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術說道“卿之策必為良策,是何策也愿聞其詳。”
李業說道“明公,業之策便是,南御北攻,兩路分進。”
袁術慵懶地坐於主位之上,撫須思忖,沉吟說道“卿之所謂南御指的可是劉景升么”
李業說道“回明公的話,正是劉景升今若往攻潁川,首先須得提防劉景升趁機來犯所以這南御就必不可少。業愚見,明公於攻潁川之前,可先擇一上將,統帥精兵,南下布防。”
此是題中應有之意,無需李業多做解釋。
袁術點了點頭,說道“劉景升是得防他南御,我已知矣。這北攻,應當指的就是攻潁川郡了吧卻兩路分進,是何意也”
李業說道“明公明鑒,業所言之北攻指的正就是北攻潁川。至於這兩路分進,業之意是,明公可分揀兩路兵馬,一路攻潁川郡,為主力,另一路則攻汝南郡,為策應。”
袁術說道“用兵當正奇相合,卿之兩路分進,正合此道卻是這分別進攻潁川、汝南兩部兵馬,卿以為,我當以何人為將呢”袁術甫一說完,旋即了然,明白了該分別選何人為這兩路兵馬的主將,笑與李業說道,“妙也,妙也,甚妙也。”
李業起身,行了禮,陪笑道“粗鄙之策,何敢稱妙”復捻須環顧四圍,頗有自得之色,隨即又是侃侃而談,說道,“郭汜新敗,長安拱手讓與荀貞,其對荀貞定然是恨之入骨,兼其人悍勇敢戰,其部兵馬精良,以他率領其部為主力,進攻潁川最為合宜。”
袁術連連點頭,說道“然也。用郭汜及其所部主攻潁川,那么攻汝南之將自當非呂奉先莫屬了。”
李業笑道“明公英明攻汝南之將,業愚見,確實是呂布最為合適。”
用呂布去攻汝南的確是非常合適。
一則,呂布此前曾經占據過汝南南部半郡,對汝南的地勢、地形比較熟悉。
再一個,孫堅死於呂布之手,呂布知道孫策定然是朝思暮想的,欲尋他報仇,則如有機會先下手為強,把孫策給打敗甚至殺了,以絕此后患,想來他當是相當樂意,由是讓他去攻汝南郡,他也應當就是會非常的賣力。
利用郭汜和荀貞的仇怨,讓郭汜去打潁川;利用呂布和孫策的仇怨,讓呂布去打汝南,袁術細細思忖,把李業所獻之此“兩路進擊”之策,又從頭想了一遍,越想越覺得妙不可言,拊掌稱贊,說道“以郭汜對荀貞之恨而驅其攻潁川,以呂奉先之欲除后患而使其策應,進攻汝南,卿此策妙不可言,甚合我意。”
李業說道“除去明公說的這兩點好處,還有一個好處。”
“哦還有什么好處”
李業說道“用郭汜與呂布分別進攻潁川、汝南的話,就不需動用明公的部隊,可使明公保全實力,且如明公所言,荀貞是個知兵能戰的,而那孫策雖然年輕,亦是個能打的,有道是兩虎相爭,必然兩敗俱傷,明公又可從中坐收漁翁之利。”瞧向楊弘,說道“前時郭汜來投時,長史不是擔憂,若納郭汜入郡,郭
本章未完,請翻頁
汜有可能會如呂布一樣,非只不念明公之恩,日后且有可能會不服明公之調令么現下我有此計,敢問長史,還有憂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