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全秋嫻,就說朕同意他們的作戰計劃,我們在南岸也會發起進攻與之配合!”
宋齊那邊,項陽.根本不擔心他會畏敵不前。
正好相反,這段趕時間還是因為項陽的壓制,才使得宋齊壓制眾將求戰之心。
最初之時,他們也擔心徐凌風的反擊。
不過徐凌風派出的軍隊,“出乎意料地弱”,好幾波軍隊剛剛登岸就被他們預告埋伏的軍隊給擊破了。
也就是靠著揚州水軍的船只多,才能順利逃回去,否則的話,不知多少戰士會埋尸于柴桑。
徐凌風更加憤怒,但并沒有因為憤怒而失去理智。
項陽也猜不透現在徐凌風和他帳下謀士的想法,但是這一陣子,他們對柴桑的反擊確實是降低了。
敵弱我強,直接后果就是讓宋齊軍開始自我膨脹,幾次伏擊勝利讓他們認為戰力已經能壓制住揚州軍了,很多將領從謹慎派轉為求戰派,都想著趁揚州大軍主力在大江北岸之時,對建鄴發起一次試探性的突襲。
這些提議說得人多了,就連宋齊也開始心動,不過卻被項陽直接潑了一盆涼水。
宋齊軍一次大將軍議之時,項陽當眾責問他們,憑什么認定揚州軍的主力就在北岸,誰能拿出準確的情報?假如只是一種猜測,那猜測錯誤的話,誰敢站出來擔下這個責任!
瞬間,眾將啞口無言。
項陽雖然成功地壓制住了宋齊軍冒險的行動,卻無法壓制他們貪功的心,甚至因為這件事情,項陽引起了宋齊軍某些將領的不滿。
呵,不滿!
項陽對此心知肚明,卻沒有表態,宋齊軍的價值到這一步其實已經利用到家了,之后他們是生是死,都跟大涼軍沒有關系,他也不準備再壓制著大軍的行動了。
正當他想主動找宋齊商議之時,遠處一道矯健的身影向這邊飛奔過來。
“上使!您快去勸勸主公吧,好幾位將軍又在主公面前進言,想鼓動著他出兵了。”
跑過來“求救”的并不是大涼軍中將領,而是宋齊的一位手下,名叫宋忠。
宋忠并不是膽小之人,相反,因為他較為年輕,很有闖勁兒,武藝水性在宋齊的手下也很出色。
不過他的見識,或者說對于戰場的敏銳程度還算不錯,乃是個可造之材,之前項陽幾次壓制宋齊的冒險想法,宋忠也都是站在他的一邊,得到項陽的好感。
兩人既然立場相近,這段時間自然更顯親近,宋忠對項陽極為佩服,事事多向他請教。
喜歡陛下何故造反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陛下何故造反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