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料到袁義派出的步軍是不可能阻擋住騎兵的腳步,正因為如此,袁義會很早就警覺到,他可能已經落入到了大涼軍的算計之后,最安全的做法就是先退回主營,探查清楚他們的兵力與布置之后,再行決戰。
此戰,能否得到陽后的勝利,在于他們派出的騎兵以及后方易秋嫻親自帶領的步軍主力,但是,能否重創敵軍,為騎兵創造出最佳的時機,就要看霍飛勇的膽略與果決了。
“賊人休走!”
霍飛勇抬眼一看,敵軍兵力雖多,卻正好前后脫節,雖是擺下了箭略的陣型,但是后方已經得到掩護的敵軍只顧著自己快點兒進入安全之地,回撤之勢不止。
貪生怕死也算是人之常性,尋常士卒更加明白這個道理,可是那些中層將領對此非但不加約束,反而借著士卒形成的逃跑之勢,讓自己也混雜其中,這就會使得他們難以在短時間內恢復秩序,恢復戰力,萬一前線之軍抵敵不住,敗勢蔓延至中軍,那就完了。
袁義未必想不到這一點,他還是對于自己的前軍過度自信,或者說他很看不起江夏城的守軍。
當霍飛勇領著將士們沖殺過來之時,聯軍槍盾陣也沒有閑著,同樣以較為整齊的陣型向他們逼了過來。
以在較高速度下,還保持著陣型的完整,說明廬江軍的訓練在諸侯軍中是不錯的。
問題就在于,他們的陣型并非應對步軍作戰的大陣。
袁義擺下這個槍盾陣之時,本身是為了防備大涼軍的騎兵突然殺過來從后面給他們致命一擊。
既然是要防備著槍盾陣,那么他們的陣型自然要擺得非常密集,這時,在往前對沖之時,互相之間造成了極大的障礙。
長槍乃是長兵器,在密集槍陣的狀態下,不斷晃動著,更影響了前后友軍行動的靈活性。
隨著跑動距離越遠,廬江軍就越別扭,好不容易才堅持到讓大涼軍快要進入他們的弓箭射程。
袁義還是多長了個心眼兒,表面上,只是前排的槍盾兵地發起沖突,而借著他們的掩護,后面還跟著部分弓箭兵。
袁家能掌控大半個徐州成為一大霸主,自然有他厲害的地方。
問題是,還沒等大涼軍直接進入其弓箭射程,他們的軍隊突然停了下來,包括氣勢擺得最足的霍飛勇,也先拋到一旁。
“咦?莫非大涼軍發現了后方的弓箭兵?”
大涼軍的舉動,只能讓他們升出這樣的懷疑。
不過,大涼軍之后的做法更加驚奇,有一排手持著特殊黑管的步兵站了出來,用黑管對準了迎面接近中的廬江軍。
大涼軍步兵們手持的鐵管,看起來很像是要以某種遠程打擊的手段對付廬江軍。
或許在那些黑管之中,裝有小型弩箭?
不過,他們的計劃注定要落空了。
槍盾陣確實不是太適合與步軍交戰的陣型,大盾可是實實在在擺在最前方的,這種大盾哪怕面對弓箭手的強弓勁弩也能擋下,正好克制一切的遠程進攻手段。
“啪啪啪!”
大涼軍的黑鐵管中相繼冒出火花與灰煙,伴隨著的還有驚人的響動,廬江軍這邊則不斷發出了慘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