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陽愕然道:“怎么?難道你發現荊州之地有誰產生了異心?”
這是非常容易發生的事情。
荊州脫離朝廷中.央的控制太久了,這些家族必定已經跟地方諸侯結成了緊密的聯系。
項陽確實是帶領著大軍武力征服了荊州,這種征服的穩固,目前靠的就是大涼朝廷的天然正統性。
但是,也因為武力的征服,很多利益關系還沒有協調,對于荊州本土豪強來說,他們的利益已經受損。
之前,接連的大戰發生,自然是要以戰事為主,誰都說不出什么。
但是現在官軍大破諸侯聯軍,荊州的外敵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所有勢力都會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分配利益方面。
項陽瞬間就想明白了這些道理:“莫非,最近一段時間,有什么人在給你壓力嗎?”
易秋嫻微笑道:“自陛下走之后,壓力一直沒有斷過。”
看到項陽露出怒容,易秋嫻連忙道:“陛下,有些事情不能一殺了之的。”
項陽冷笑道:“不能一殺了之?難道還要養著他們過年?中原局勢一日三變,各方兼并嚴重,我們豈能把時機都浪費在整合內部上面?”
項陽自然明白內部穩固才能對外擴張的道理,假如單純為了擴張而變成戰爭狂人,那么離最終的崩潰也就不遠了。
他的底氣在于給大涼時代帶來的各種先進理念與生產方法。
只要能讓百姓們持續受益,就算是有些家族的反撲,他們也完全承受得住。再說了,武力解決他還真是無懼。
諸侯聯軍二十多萬大軍他都無懼,更別提幾個地方家族的族眾武裝了。
易秋嫻笑著道:“我雖然接手庶政比較少,但也明白磨刀不誤砍柴功的道理,何況幾位先生也都建議我們以安撫為主,盡快讓荊州恢復最安定的局面。”
“只要讓更多的人打從心中臣服于您,只要我們能成功地營造出這樣的場景,至少那些家族就不敢漫天要價,更容易將其安撫住。”
項陽有些驚訝地看向易秋嫻。
她的性格一向強勢,這兩年又多在軍中呆著,沒想到會采取更加懷柔的策略。
“罷了,反正只是一場儀式,先把這出戲演完吧。”
項陽想了想,沒有再駁回易秋嫻的安排。
接下來很長的時間,荊州的重要性在所有地域中是最重要的。
他不論是準備領軍南下交州還是東進進攻揚州,必定會以荊州為基地展開攻勢,荊州的穩定自然是重中之重。
進到江陵城守府,相關資料都擺在了桌案之上。
一邊是戰事信息。
自從江夏城的大戰之后,荊州境內已經再無敵騎,與他們為敵的那些諸侯,只有等著大涼軍殺上門去的份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