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給他們任何反悔的機會!
這種作風,立即震住了荊州的各大家族們,他們既有兔死狐悲之感,又萬分畏懼,不敢在朝廷面前耍什么花樣。
當項陽穩固荊州內部的時間內,揚州也發生了極大的變故。
項陽帶著楚清清等人北返江陵,宋齊的軍隊依然按計劃向著建鄴逼了過去。
大涼軍在江北的大勝,給了宋齊極大的信心。
項陽要求他們出兵配合的時候,說好的是對建鄴發起佯攻的。
然而,徐揚聯軍大敗,揚州支援北方的軍隊幾乎全軍覆沒,使得徐凌風勢力元氣大傷。
宋齊做夢都在等待著這種機會啊,假如錯過,坐視揚州軍恢復元氣,那他又得落到被動挨打的境地了。
讓宋齊著急的另一個原因就在于,他心中明白,自己跟大涼朝廷表面上是盟友,實際上根本沒有太過交心。
兩者的結盟是在共同敵人的前提下促成的,但論起實力,宋齊拍馬也比不過大涼官軍,正因為那時荊州危急,才讓他的作用放大。
現在荊州之危已解,哪怕朝廷不會直接斷掉跟他的盟約,也肯定會想辦法逼他服軟,投靠于朝廷麾下。
宋齊豈能甘心?他還指望著開疆拓土,與朝廷分庭抗禮呢!
在對付徐凌風的事情上,宋齊知道是絕對無法得到大涼軍的幫助的,只有他自己把握機會,若是宋齊軍能先一步取得建鄴吳郡等地方,就大大增加了他跟朝廷談判的籌碼。
問題是,宋齊軍在此時太急功近利了。
徐凌風已經幾乎掌控整個揚州,兵強馬壯,縱然一時失利,又豈是易予?
何況他雖然派出大軍,參與了進攻江夏之戰,但聽聞后方的柴桑郡生變,立即就縮回了建鄴,同時也集中兵力,目的就是防止宋齊軍從柴桑直接出兵威脅建鄴。
宋齊軍看似是對徐凌風發起突襲,實際上正好撞上揚州軍防守最嚴密的時候。
結果可想而知。
宋齊軍在全盛之時,也不是徐凌風的對手,現在剛剛收復柴桑,元氣未復,軍心不穩,軍力不足,直接大敗而逃。
徐凌風這時也反應過來了。
好像對他發起進攻的只有宋齊那個手下敗將啊,他最擔心的大涼軍主力并沒有出現在柴桑地界。
以他的才智以及手下謀士,很輕易地就能猜出,宋齊軍與大涼軍之間沒有交心,還彼此顧忌著,所以宋齊絕對不敢冒然放大涼軍進入柴桑郡。
對付一支孤軍,而且還是剛剛被他們擊敗的孤軍,徐凌風自然不能放過,趁著大勝之時,直接反殺進了柴桑境內。
幸好徐凌風自己也準備不足,特別是在攻城器械方面,讓宋齊軍的殘軍還能倚城而守,但局勢也非常危急,柴桑城若被攻破,那這里又將重回徐凌風的掌握,而且宋齊本人也不可能逃出生天了。
喜歡陛下何故造反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陛下何故造反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