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飛乃是大涼水軍的最高統帥,水軍主力本就在他的指揮之下,楚清清是不可能憑空變出更多的船隊來的。
也就是說,她所謂的“接應”,等于是先把陳飛掌握的水軍船隊拉出一部分,削弱他的力量呀。
而且,她這樣說等于在陛下面前表現出一定的不信任。
大家自然知道楚清清絕非這個意思,她只是想更穩避免出意外罷了,但是這個要求里隱含的意思,由不得別人不多想。
易秋嫻正要開口安撫一下陳飛,項陽已經點頭了:“那,好吧,就按清清的意思去辦,你趁著這幾天熟悉一下新式戰船的作戰方式。”
“另外,我們已經接手了荊州原來的船隊,靠著原來的船匠師傅們,還會有大量的戰船進入軍中,到時候我會將它們直接歸于楚清清的指揮之下。”
“陳飛,雖然你的目的是給揚州軍壓力,讓他們無法順利進行各種工程,但是萬事小心,不要小看敵軍的作戰力量。”
陳飛無奈,他也不能改變陛下的命令,只能抱拳領命。
隨著他給陳飛和楚清清下達命令,也算是幫助他下定了決心。
那就是不著急著向揚州發起總攻,而是先做好更加充分的準備。
揚州軍的動向確實讓項陽心中升起警惕,但是他不可能只是為了照顧水軍而盲目進攻。
內政,還有大戰之前的天下局勢,都是他要考量的重點。
“月影,有一件事情需要你親自去辦。”
因為項陽帶來的大臣數量不夠,從荊州之地新征募的文臣人才雖然不錯,但是短時間內他們不可能得到項陽的完全信任,在朝廷之中的威望也不足。
孫月影反而成為幫助項陽分擔內政事務的最重要幫手。
荊州四通八達的交通,也使得商隊可以與各個方向的勢力做生意。
當然了,像徐凌風等敵對勢力已經完全斷絕了與他們的商隊往來,但想要理順各處商隊,依然是個大工程。
孫月影竟然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理順,實在是很有天分了。
項陽知道孫月影手頭的事情已經處理得差不多,現在有事,自然也要讓她來相助。
孫月影想了想,猜測道:“陛下所說的,難道是稻米種植之事?”
項陽無奈地點了點頭。
月影卻鼓了鼓腮:“可是陛下,我的長處是在商業方面,您讓我幫著做生意那還好,但說到農家種植,實在非我所長啊,那還是南海之地的稻米,我更不懂。”
項陽道:“我不是讓你來種,而是讓你招攬人才,協調本地老農進行試種。”
本來在項陽的心里,還以為可以依靠著南海派來的部眾。
稻米本來就是他們島上的作物,作為本地島民,他們自然知道成熟規律還有種植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