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各種奇思妙想之外,陛下最大的習慣就是一路猛攻,為此他會把一切做到極致。
誰敢在無法絕對保護后路的情況下還要填兵進入敵境?
陛下就敢!
可能這就跟陛下一路帶著朝廷在逆境之中,直接打垮岳虎軍的經歷有關。
既是如此,那就拼一把好了!只要成功,易秋嫻的大軍將重創揚州軍,即使沒有水軍的接應,她也能把敵境鬧個天翻地覆。
他們很快就在軍中挑選了兩千敢戰之士。
因為貨運船是荊州原來數量最多的船只,不用加班加點地開工猛造就能湊出相當的數量。
他們以最快的速度整備完成,同時易秋嫻也準備完成,大戰再次開場!
揚州水軍果然對于大涼水軍的動向警惕不足,以為他們是掩護后面的龐大船隊,所以只派出一支船隊遠遠地觀望,情況只要不對他們就會逃走。
不過,大涼軍擺明了有明確的進攻目標,一路都高速行駛,盡可能地減弱敵軍反應的時間。
與此同時,易秋嫻也已經在岸上展開行動了。
她早就分出小隊伍,在主力的掩護之下,快速清掉了沿著江岸的一連串的岸防工事。
這時候的投石機其實是非常脆弱的,不但結構非常簡單,而且全是易燃木質,只要能接近到一定的距離,就能將它們燒掉。
他們的前期工作非常重要,現在大涼軍的船上火炮依然不太可靠,在進行遠處的點射擊時,有時候要看手氣,需要不短的時間進行落點校準,不但耽誤時間,而且浪費彈藥。
不得不說,以物資來打敗敵人也是有限定條件的,那就是只能以工坊可以大規模生產的武器,像第二代火炮,新式戰船以及新式炮彈這種本時代的“高精尖”武器,即使是項陽也大方不起來呀。
當項陽親自帶領著船隊駛入南洪江,已經看到沿岸有許多地方燃起了不同的狼煙,而且在某些岸上,還有人打出特殊的旗語。
那邊是易秋嫻派出的戰士,選了相對比較安全的高處,只是為了給大涼軍進行標示,讓他們進入南洪江的第一時間,就能明白戰場形勢。
這種戰術,也是項陽的發明。
由易秋嫻派出來的,都是項陽一手訓練的偵察兵,他們不但精于挑選地形,對戰場的把握非常精深,而且還學會各種聯絡旗語,保證不會出錯。
項陽站在甲板之上,遠遠地看到岸上的旗語,就能明白前方多少里處就會有敵人的投石臺工事,以及河道之中的敵軍船隊情況。
“運氣不錯,剛剛進入河道就能遇到‘指路明燈’呀,繼續全速向前行駛,前方四里處才會有敵軍還沒有被拔除的投石機!”
楚清清笑著附和道:“確是不錯,但也是因為敵軍不想引起我們的懷疑吧?假如這處河口處布滿了投石機,必定會引起我們的注意。”
“說得不錯,不過此戰之后,揚州軍一定會后悔他們的安排。”
“傳令下去,讓后方的船隊離得稍遠一點,分幾艘戰船保護,不要被前方高臺處發現了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