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最先發現徐州軍異動的,乃是土坡上的炮兵們。
他們雖然并沒有占據太高的地勢,但依然有一定的高度,同時抽離于主戰場之外,他們自然能更加冷靜地觀察整個戰場。
初代火炮是無法進行精確瞄準的,不過剛剛他們已經發射了好幾輪齊射,單靠著簡單的目測,也能做到實彈校準,明白大體移動多少方位,可以直接威脅到徐州軍的主力本陣!
而袁英領著混亂之軍進行反擊,在短時間內極大地拉大了他們軍隊的占地面積,自然更容易被炮彈命中。
身在矮坡的炮手們還能兼顧另外一項重要任務,那就是快速打出旗號,對項陽與其他的大涼軍示警!
袁英剛動,在場的徐州軍將士就都明白了他們的意圖。
剛剛沖垮了另外一大股徐州軍的主力,快速擺出防守姿態,正對準了袁英的大軍沖殺過來的方向。
袁英等將領的耳邊響起連片的巨響,震得他們腦子發麻,幾乎不知身在何處。
扭頭一看,受到炮彈波及的軍士全都抱頭鼠躥,根本顧不得跟隨主將的步伐,其他的將士也無法快速補充被轟出來的空檔。
徐州軍主力前后脫節。
偏偏袁英等高層將領,還處于“腦震”之中,根本無法作出指揮。
就在此時,他們一直尋找的“大涼主力”出現在他們眼前。
其實,作為進攻主動方的大涼軍一直都很清楚袁英本陣的所在,看到后方的旗幟指示,他們就明白應該向哪個方向列陣進攻,甚至還刻意等待炮兵轟過一輪齊射進行裝填的時候才果斷發起進攻。
炮兵裝填雖然比起投石機更快,但也需要一段時間。大涼步軍在這個空檔沖上來,就能避免炮兵對他們的誤傷。
“快!快殺!”
袁英甚至還沒有從剛剛的震動之中恢復過來,大著舌頭高喊著,也不知道有多少手下將士能聽到他的呼喊。
后續徐州軍還沒有補上來之時,兩軍的鋒線已經開始接觸撕殺!
袁英本人甚至處于大軍的最前線。
一波沖鋒,徐州軍鋒線皆潰,袁英就算是再勇猛,也無法以一敵多,他的親衛都無從保護,直接被大涼軍的將士“淹沒”。
袁英作為大軍主帥都被殺死,后面的徐州軍根本沒有繼續作戰的意志了,大部分將士一哄而散,更多的敵人甚至連逃跑都來不及。
大涼軍沒有貪多貪勝,始終保持主力集中在一起,能殺傷多少敵人,就保證多大的戰果,其他方向的,已經選擇逃走的徐州軍,他們只是派少量軍隊騷擾,避免他們殺個回馬槍,根本沒想著殲滅他們。
袁英既然已經戰死,徐州軍根本無人能主持大軍堅守了。大涼軍已經奪得了這次大戰的勝利。
不過,項陽等人頭腦非常清楚,這一戰打敗了敵軍先鋒,并不代表已經打敗了徐州軍。
喜歡陛下何故造反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陛下何故造反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