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軍將士敗得太快太慘,而主帥袁英等將領又沒能活著回來,他們無法得到大涼軍的詳細情報,只能依“常情”進行推斷而已。
但是,這種推斷,誰也不敢保證其是否可靠。只是現在為了穩定軍心,又是由素有威望的袁寧將軍說出來,大家自然不會站出來反駁。
袁寧似是知道大家心中的顧慮,微微一笑,接著道:“而大涼軍最大的破綻,在于這一戰之后,他們已經由暗轉明!而且后續難有變招!”
“我們完全可以確定,大涼軍能做到伏擊我軍前軍的,必定是其主力!那就意味著大涼軍已經將廣陵之軍傾巢而出,而且短時間內不可能得到任何支援!”
“袁老將軍所言極是呀!大涼軍的所有軍隊等于擺在我們面前了,如此一來,只要我們把這支軍隊盯死,那大涼軍只能被逼著與我軍決戰,不可能在我們的眼皮子底下再溜回廣陵了呀!”
徐州軍原本的計劃,是以十五萬對付萬余人,決戰之地就是廣陵城下。
而現在呢,變成了十萬人出頭對付萬余人,決戰之地推到了北邊荒野!
其實兩軍的兵力差距依然非常巨大,徐州擁有極大勝算。同時,大涼軍已經脫離了廣陵的城防呀。
之前他們最擔憂的就是攻城戰的艱困與變數。
若是大涼軍守御得法,而且運氣也不錯,還真的有可能創造出抵抗住十倍敵軍的成果。
過去曾有許多類似的成功守城戰例,徐州系將領自然會擔憂。
但在野戰的決戰之中,大涼軍拿什么來翻盤?
徐州軍主力已經集中于中軍,距離大涼軍并不遠,大涼軍的主力動作全在探馬的觀察范圍之內。
若是大涼軍敢在他們眼皮子底下調頭行動,撤回廣陵,那么徐州軍就會立即尾隨追擊。
全力后撤的大涼軍將沒有時間整頓陣型,很容易就會被徐州軍一沖而潰,這樣的后果,是大涼軍絕對無法承受的!
那么,大涼軍就只能與徐州軍決戰一條路了呀。
袁寧老將軍原來是看到了這一層,所以才會從容不迫,甚至斷言這一戰,大涼軍是失大于得呀!
眾將都對袁寧的分析贊嘆不已,而且這次他們可是真情實意的。
袁立也已經看到他們勝利的道路。
“還是老將軍目光如炬,沉著冷靜呀。好!那明天天一亮,我們就主動邀戰,絕不給大涼軍退兵的機會。”
“呵呵,說不定大涼軍得意于今天的勝利,對我們又輕視又不加提防,若其輕易出戰,那大涼軍的末日近在眼前!”
只要最終他們能擊敗殲滅這支大涼軍,就依然是最后的贏家,只是經此大敗,他們所付出的代價比原先估計得要多了不少。
恢復信心之后,他們開始商討“未來決戰”的細節安排。
因為這里乃徐州地界,而且還處于官道上,他們對這一帶的地形是非常了解的,根本不需要實地堪察。
在他們看來,對地形的了解,反而是大涼軍的弱項才對。
然而,徐州將領們并不知道,在他們的屁股后面,還有一支神秘的軍隊正在尾隨著,等待著他們最無法防備的時機。
喜歡陛下何故造反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陛下何故造反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