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益州軍準備不足,只有極少的幾處木哨塔上有幾名弓箭手快速向營外射擊,但是他們的殺傷力非常有限,大涼軍稍稍沖近一點兒,就能反以弓箭手對他們進行還擊。
哨塔之上的敵人士卒更加沒有地方閃避,紛紛中箭落下來。
益州軍根本來不及組成弓箭陣線,只能派出戰士拎著武器反沖過來。
益州軍的大寨根本就不完整,木柵不夠堅固,甚至還有大量的缺口,大涼軍直接就能從那些缺口處沖進來,最多是稍微影響他們的陣型完整性而已。
兩軍一交戰,益州軍就顯現出巨大的劣勢。
他們面對大涼軍唯一的優勢就在于兵力,而現在倉促頂到一線的精銳們,甚至連兵力優勢都沒有,后面的友軍還在慌亂地整備陣型,根本無法對他們作出有效支援。
大涼軍戰士身上的甲胄非常精良,一般的攻擊還無法砍破他們的盔甲,兩軍對壘互砍,那都是又兇又急,除了極少數武藝高強的猛將,誰能細致地盯準對方的眼睛等要害再攻擊。
所以,兩軍造成的傷亡根本就不是一個水平線上,大涼軍許多殺得興起的戰士,硬頂著對方的刀槍進攻,稍微受一點兒小傷,也只是疼痛而已,這種疼痛感反而會刺激他們的神經,讓他們殺得更猛。
益州軍慌了。
哪怕他們是軍中精銳,能比其他的戰士先一步集結起來,相對于大涼軍的訓練素質與裝備水平,還是有很大差距的。
兩軍互沖,更加精銳的一方將占據極大的優勢,別提大涼軍現在還有“第一線”的兵力優勢,少量的益州軍直接就被“擠”了回來,在大營內部完全施展不開。
他們頂上來,本來是為后面的友軍爭取集結時間的,而且作為主帥也沒想到他們會敗得這么快,沒能來得及整合兵力形成第二道防線,就已經看到大涼軍奔著他們殺過來了。
益州軍此時已經不是考慮用何種策略來應對大涼軍的猛沖,而是他們根本別無選擇了。
營地比較靠前的所有軍隊,只能作為炮灰,依靠著他們自己的戰意與武藝,來消耗大涼軍,拖延大涼軍進攻的時間。
所有高級將領直接在親衛的護送下“逃”向后營,從后營的將士開始恢復士氣。
“將軍,這樣打下去,我們的敗兵會越來越多,搞得連我們自己也弄不清楚敵軍進攻的方向了。”
“我們單是分開那些敗退回來的潰兵都萬分吃力,大涼軍卻能在后面從容地驅趕他們,以逸待勞,這樣的仗,我們也太吃虧了。”
“哼!自然不能讓大涼軍打得這么舒服,剛剛我退回后營的時候,也觀察到了,大涼軍已經把他們的主力壓入營中,留在外面備用的軍隊并不多。”
“你們都集結了多少兵力了?不必在營中跟敵軍死耗,直接繞出大營之外,從兩翼包抄敵軍,至少也要分散大涼軍的兵力,減輕正面的沖擊!”
這倒是個辦法,幾員將領一商議,立即照章而行。
哪怕只有后營的軍隊,也有足足三萬兵力,他們已經聚攏過來的有一萬五千人。
這時候也不用管什么戰陣了,直接以五千人作為本陣,繼續收攏亂兵,左右兩個方向各出五千人,讓他們抄到前營,包到大涼軍的側后方,伺機發起進攻!
喜歡陛下何故造反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陛下何故造反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