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小的一支隊伍,在各城之間的調動實在是太普遍了,想要監控也沒有足夠的人手精力,甚至沒有引起他們的警惕。
項陽等人身入山林,卻健行如飛,就像是土生土長的山間部族一般。
過去他們受到的山野行軍特訓,在此時派上了用場。而項陽身邊的親衛,自然是特訓的佼佼者,不論忠誠還是實力都無可挑賜。
建鄴附近還有不少的平原,但只要南下一段距離,就永遠不缺山地,所以,項陽等人可以借助山勢的掩護在相當大的范圍內自由行動,而且各處山間出口都是他們出擊的道路。
項陽首要之務,必須先搞清楚敵軍的戰術以及動用的兵力。
哪怕無法找到機會對敵人發起突襲,只要能搞清楚這兩點,對于建鄴防守戰是大大有利之事。
霍飛勇在此時也從建鄴城派出了幾隊騎兵,主動與敵方探馬邀戰,想辦法深入南部做出全力探查的樣子。
這種做法成功地迷惑了古天海等人,他們認為大涼軍能探查到的信息有限,所有的探馬已經擋在北部,所以可在南方放心地行軍,不需要隱藏什么。
項陽在幾處山口發現了大量的敵軍軍隊,其中果然有巨象部隊。
巴蘭國的大軍使用的巨象,比起項陽“印象”中似乎更大一些,看起來成群地行走在一起,威勢確實很驚人。
哪怕項陽兩世為人,也第一次見到這么大規模的象群。
在大涼的時代,面對這種“奇兵”,確實也只能依靠著火炮來針對了,若正面與之為敵,絕對不智。
巴蘭軍采取的策略是多個方向同時進兵,既帶給建鄴守軍恐怖的壓力,又能讓他們無法分辨何處是主攻的方向。
僅僅靠著山口觀察,其實也無法觀察出敵軍主力所在,因為他們的規模實在太大了。
不過項陽自有對策,他耐心地在山中等了幾天,等到大部分的敵軍將士出了山口,然后再觀察他們分成幾部扎營的規模,就能有個大概的判斷。
找到了敵軍主力,自然也就找到了項陽這次行動的主要目標。
敵軍主帥!
沒錯,項陽在兵力不足的情況下,針對南方敵軍的策略就是斬首行動。
作為特種兵出身的穿越者,項陽從來就沒有忘記自己的老本行。
他曾經特意下令關中研究院試制出準頭更好的新式火槍,本意就是想搞出一把狙擊槍的,可惜的是,需要攻克的技術難關太多,現在還沒有搞出膛線來,項陽只能放這種遠程狙殺的利器往后捎捎。
他想的辦法是盡量地改進小型弩機,聊以自.慰。
小型弩機的改進技巧,項陽是刻在腦子里的,甚至比起制火炮等物更加輕車就熟,唯一的技術難點也只是在于機械結構與金屬部件的精準和強度,通過無數次的試驗,現在已經得到了最優解決方案。
研究院共試制出了十把各種“特色”的小型弩機,由項陽挑選了最合他心意的幾把。
項陽現在所持的弩機就是以遠距離射殺.精度為主,安裝起來雖然不太方便,而且體型稍大,但是經過他的實測,在微風條件下,最遠有效狙殺射程達到了一百五十米!
在這個時代,已經是非常不錯的數據了,若不是受限于項陽的裸眼水平,有可能還可拉得更遠。
項陽聽聞這世上有所謂的“鷹眼”之人,天生視力驚人,若能得到這樣的人才,可以與這種武器形成絕配。
項陽自己嘛,就不追求那么多了,只要足夠完成他的目標,一百五十米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