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這次北上,全以騎兵為主,沒有大量的步軍在后面運送物資,即使有水軍運送,也無法快速轉移到陸上挑選的伏擊地點上。
他們在制定計劃的時候,就要考慮到更多的因素了。
易秋嫻大體采用了岳道淳的計策。
岳道淳是真正吃過敵人的虧,以他的性格,這段時間必定已經把敵方騎兵研究透了。
易秋嫻從岳道淳的心情入手,推測著現在大涼騎兵必定人人含有復仇之心,好好利用這種心態,必能極大地激勵眾軍士氣。
冀州軍本以為重挫了大涼軍的騎兵部隊,將他們逼退回廣陵之后,已經完全掌握了徐州北部的主動權。
沒想到,這才幾天過去,不吃教訓的大涼軍又卷土重來了。
“喬將軍,經上次大戰,我們已經證明了論實力絕對不在大涼騎兵之下不管他們來幾次,咱們都能將之擊潰!”
“何將軍說得正是,咱們難不成還怕了大涼軍么?”
大涼軍確實轉戰天下,勝多敗少,闖下了赫赫威名。
但是他們冀州軍又何嘗不是鮮有敗績,他們同樣擁有喬素貞等最頂級的將領,將士們士氣高昂裝備精良,面對大涼軍從來就沒有畏懼之情。
嚴格來說,上次的上黨之戰,還有這次的騎兵對壘,他們冀州軍可都是占到了便宜,應該是對大涼軍有“心理優勢”才對!
其他將領也紛紛跟著何英發表了自己的看法,群情激昂,任何將領看了都會覺得滿意。
喬素貞一身戎裝,英氣勃勃,臉上卻隱有憂慮之色。
“大家莫要小看了大涼軍,事實上這次我們能險勝大涼軍,依靠的還是大涼軍發明的新武器,否則的話,鹿死誰手尚未可知。”
何英不服氣地道:“將軍此言差矣,就算炸藥之物乃是敵人發明的,但是他們卻未必能搞明白所有的戰術。我軍能納為己用,戰術更勝大涼軍,他們也怨不得旁人。”
“是啊,之前敵軍的戰術不如我軍,總不成幾天之內就能進步得勝過我軍了,將軍無需過慮。”
喬素貞微微點了點頭。
雖然各個將領把話說得太滿,不過正說明了他們的信心,喬素貞也不好過多地打擊眾人。
手下又與大涼騎兵交手,戰后來報,說他們這次發現了敵軍大隊騎兵的動向!
“哦?快讓他們進來!”
喬素貞聞言大喜。
騎兵來去如風,最難以掌握住具體的位置,這次他們的騎兵有此收獲,既說明大家用心探查,也有老天爺幫忙,運氣使然的因素。
看到親衛領命去了,有將領略帶不滿地道:“普通士卒豈有資格進入中軍大帳參與軍議?莫如派上幾個親衛問明回報便是了。”
喬素貞認真地道:“兩軍交戰軍情為先,我們與大涼軍交戰必須精準地掌握與之有關的信息,如此才能精準地洞察敵軍意圖,然后準備戰術,方保萬全。”
“假如我們身為將領,心存高傲,忽略將士們探得的軍情,早晚會吃大虧,爾等當戒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