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天河繼續分析道:“如果我們能斷定,大涼軍的動向是為攻,而且隱藏行蹤,顯然所圖極大,那么這支騎兵很可能是作為奇兵之用。”
“接下來,有可能敵軍會大張旗鼓地北進,吸引我們主動迎擊,然后這支騎兵就能從側翼突然殺出,讓我們陣腳大亂。”
何英擺手道:“老杜,你后面的分析就有些一廂情愿了,雖然不排隊有這種可能性,但是我們還不能就此斷言的。”
“我們暫時還是只針對這支騎兵,依某之見,不管大涼軍后續想做什么,咱們先把這支騎兵吃下來!對于大涼軍就是重創!”
據他們所知的情報,大涼軍騎兵雖然威震天下,但其實數量不算太多,其主要力量還是要分散在并州和涼州震懾當地的敵人,不可能大量調往中原來。
若是能一戰全殲大涼軍五千以上的騎兵,對于他們的打擊是毀滅性的。
眾將議論紛紛,大都還是同意何英的說法,把眼前的敵人吃掉。
自從聽到詳細的敵情之后,喬素貞反而有些沉默下去,并沒有積極發表意見,不過最后大家還是把目光集中在主帥的身上。
“將軍,您就下令吧,西北一帶能藏住這么大一支騎兵的地形,無非就是歸虎林、裴嶺那一帶,末將愿領兩萬之兵,入林剿殺敵軍!”
喬素貞微微笑道:“原來如此!大涼軍真是好算計呀。”
迎著眾將莫名其妙的眼神兒,喬素貞忍笑道:“假如大涼軍知道我們軍中之議,只怕會樂瘋了。”
杜天河疑惑地道:“依將軍之見,這難道是大涼軍之計?”
喬素貞直接地道:“不錯,這就是敵人引誘我們的計策。他們是故意讓我軍探子發現一部行藏,而且判斷出他們的大軍行動。”
被引入帳中的將士有些不服氣地道:“請將軍明見,我等可是花了不少心思才發現敵軍的,并非大涼軍故意露給我們看。”
“是啊,我們也是等到大涼軍走了之后才派人去查看的。”
喬素貞笑道:“我沒有要抹掉你們功勞的意思,其實你們已經建了大功。試想,假如大涼軍真的把軍隊擺出來給你們看,你們的心里不會生疑嗎?”
“人心如此,只有自己努力發現的問題,才會深信不疑,大涼軍就是利用了你們這種心理罷了。”
幸好喬素貞堅持讓這些一線的將士自己到大營里來報告,假如只是派親衛去,只帶回個結論,那么此次就會誤了大事。
喬素貞將自己完全代入到了敵人主將的心思之中,已經完全讀懂了敵軍的戰術。
“既然敵人布下這個局,咱們總要去應的,傳我將領,集中騎兵!”
……
易秋嫻與岳道淳并不知道冀州軍議的內容,他們聽到冀州騎兵開始行動,后續還有步軍掩護,看起來是已經發現他們的行軍動向,而且準備先下手為強了。
“我們的計劃很成功啊,冀州軍絕對不會想到,這本來是他們的地盤,卻先被我們占據而且進行埋伏。”
易秋嫻也松了口氣。
這一戰,最困難的一點就是引誘著敵軍行動,又不會被敵軍懷疑。只要敵軍上鉤之后,事情反而簡單了,就看他們的作戰能力如何。
“先別大意,冀州軍并非紙糊的,至少喬素貞親率的騎兵不是,咱們不但要勝,而且傷亡不能太大,否則與戰敗無疑。”
易秋嫻并不是小視敵軍,而是說的一種“事實”。
因為大涼軍走的是精兵戰略,兵力遠遠低于冀州軍,哪怕是跟敵軍中也比較寶貴的騎兵對換,若是傷亡比過低的話,還是不劃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