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他們的騎兵也確實起到了牽制作用,與冀州騎兵近乎抵消。所以白廣琪以下,所有冀州將領都沒有想過,這支騎兵只是項陽擺出來吸引他們注意力的。
再加上這邊的地形,除了大涼軍所據的高坡之外,并沒有特別險要的地勢,探馬比較容易查明各處的敵軍與伏兵。
哪怕大涼軍騎兵行動如風,也不可能橫垮這么遠的距離,從他們的探馬極限探查距離之外殺過來吧?
可是,大涼軍擁有水軍轉移的優勢。
明面上,大涼軍的水軍最強悍的就是火炮戰船,作用是把冀州軍逼得遠離河道。但實際上,他們最大的作用是快速把敵軍視野之外的軍隊運至河道沿岸,再以最快的速度對敵軍發起沖鋒!
經過這幾個月的擴軍造船,大涼軍不但擁有了一支可怕的海船隊,更是大大擴展了他們的運輸船隊,可以輕松地運送數量多達五千人的騎兵部隊。
而且,擺在明面上吸引冀州軍的只是普通的騎兵,由船隊運輸的則是他們最可怕的玄甲軍!
當玄甲軍列著整齊的陣線對最南方的冀州軍發起沖鋒時,那種黑色鐵甲連片形成的氣勢,似乎隔著很遠的距離就已經把他們的大軍撕碎。
南方的冀州軍沒有提前察覺到任何敵襲的征兆,當時他們正全力配合著其他方向的大軍發起進攻。
南邊雖然不是主攻方向,兵力只有兩萬多,可是他們能多牽制一分大涼軍的精力,能多牽制大涼火炮,就能給主攻的北邊爭取更大的勝機。
就在此時,殺機降臨。
最后排的步軍先于指揮將領發現大地的震動,當他們扭過頭去時,紛紛發現驚恐的慘叫。
大涼軍的騎兵已經沖入他們的視野,而且速度極快。
在南邊,冀州軍沒有任何策應的軍隊,也沒有騎兵可以干預他們的沖鋒。
這么短的距離,對一支全力飛馳中的騎兵來說用不了多長時間,根本來不及轉換陣型,或者調派大量弓箭手來阻敵。
“快,快逃啊!”
不知道是哪邊的將士先起了頭,最后排的士卒猛地丟下兵器,以最快的速度向狀兩旁,避開大涼軍沖鋒中心的方向逃開。
前軍士卒剛剛意識到不對勁兒,玄甲軍的馬刀已經快要斬到他們的頭頂了。
更別提已經向著大涼軍步軍陣線沖過去的將士,他們哪怕已經發現了大涼軍騎兵,短時間內也無法與大涼軍脫離戰斗,只能絕望地等待著死神的降臨。
不是被面前的大涼步軍斬殺,就是被后面殺過來的玄甲軍鐵蹄踩死。
從玄甲軍發起集群沖鋒,到他們被擊潰,一共花了不足一柱香的時間。
這可是足足兩萬五千大軍呀。
初戰全勝的玄甲軍馬不停蹄,繞向東方,繼續向下一撥的敵軍沖殺過去。
現在冀州軍還有三個方向的“集群”。白廣琪親自帶領著主力居于北,也就是跟玄甲軍出現相反的方向。
東西兩向各有一支敵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