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的說法,其實也有道理,我也覺得直接屈從于本家的態度,太便宜那些蠢貨了!”
“呃……那小瑩,你到底是個啥意思啊?”
大家對于孔瑩的態度越發不解。之前她的意思,分明是靠著自己的力量不可能抵抗得了強大的外敵。
那就只能順從本家的意思了。
可是孔瑩又自己把這個意思給否了。
“我們自己去找朝廷!找官軍來保護我們!”
孔瑩的聲音擲地有聲,也打開了所有人的思路。
“自己去……”
“對啊,咱們憑啥要讓本家代表咱們呀。”
“可是,朝廷已經接納了本家,還會聽咱們的嗎?”
“咱們以前跟朝廷也沒啥交情,也不識得城里的大官,根本就不可能成功吧?”
“唉,若真的由咱們自己去找朝廷,那不是把咱們跟本家的矛盾露給外人了嘛,所謂家丑不可外揚喲……”
大家順著孔瑩的思路議論極為活躍。
看得出來,很多人都挺心動的,不過內心的顧忌也多。
孔瑩對于大家的態度頗為滿意。
現在所有人都在認真討論她的提議,即使是表態反對的,也只是針對家族選擇本身,而顧不得針對孔瑩本人。
這已經證明了孔瑩在聚議中,已經可以引領大家的思路。這就代表著某種“權威”與“認同”。
什么叫做威望?
當家族外部出現危機之時,能站出來說出真正解除困局的方法,自然而然就會在族人心中建立起威望。
孔瑩早已經思前想后,對于族人們所產生的顧慮也有相應的回應。
“諸位叔伯爺爺,其實你們大可以換個思路。”
“為什么本家與吳家等直接就能跟朝廷搭線,他們以前同樣不認得什么朝廷大官,那是因為現在朝廷南征打到了吳郡會稽,需要像我們這樣的地方家族給予朝廷協助,助其平定南方。”
孔成故意問道:“這句話倒也沒錯,本家可做的事情我們自然也做得,可是朝廷既然已經接納了本家,又何必一定要接納我們呢?他們已經有本地世家相助了呀?”
爺孫倆雖有一唱一和的嫌疑,不過大家并沒有覺得反感,孔成的話其實也說出了他們的部分疑惑。
孔瑩自然胸有成竹:“據我所知,之前朝廷官軍與外邦海匪交戰吃了個不小的虧,原因正是本家等人虛應故事,此事必定引得朝廷不滿,所以我們現在直接與朝廷接觸,正是最好時機。”
許多長老眼中露出喜色。
小瑩真是能干呀,這種消息都打聽來了,如她所說,現在確實要抓住機會與朝廷接觸,直接把本家給“擠”下來!
即使以前的會稽太守都被義軍給趕跑了,但朝廷現在不是打回來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