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他失去了大涼都城,失去了項氏起家龍興之本,但是,以后天大地大,任他鳥飛魚闊,大展拳腳!
(本章未完,請翻頁)
山間流水,密林之旁,聚集著大量的營帳。
周圍的軍士到處忙碌著,而且還有些狼狽。
這只軍隊,正是項陽帶領突圍而出的長安軍,雖然他們的突圍之戰是成功了,但是并不代表所有人都把這一戰視為勝利。
自己的首都和家鄉被賊軍占領,大涼王朝等于名存實亡,已經動搖了將士們的精神支撐。
更重要的是,現在他們追隨著項陽來到山間駐扎,這附近全都是山和石頭,現在他們空有大量的兵力,卻連一處城池都不敢攻打。
大家現在都感覺到極度的茫然,連未來都看不到,還談何士氣呢?
其實不僅是一般的將士,在中間最大的帳篷里,眾將軍與群臣,也在商討著未來之路。
“陛下,難道您以后都要守在這片山頭上,要……要當一個山大王嗎!”
“哪怕陛下愿受此辱,臣等又豈能忍心,我等身為大涼之臣,還有何面目面對歷代先帝,面對祖宗社稷啊!”
宗正項莫然、太倉令諸浩拜倒在地,一臉哭相地面對著項陽。
按他們這一派的大臣說法,早知道會將陛下與朝廷陷入現在的境地,他們寧愿在長安城頭跟賊軍拼了。
項陽無奈地瞅著他們。
這些大臣的忠心,其實是不需要懷疑的,如果對朝廷不忠,在長安之時,根本不會一起逃出來,早就找借口開溜了。
只不過,他們的腦筋太過于死板,現在完全是散布失敗悲觀思想嘛。
易安不愧是眾將之首,這時他站出來反駁道:“我不明白諸位大臣為何總是哭哭啼啼地,兵法云,昔之狀況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
“現在我們首要考慮的還是軍事作戰!此刻大軍暫居山中,地形易守難攻,正適合與賊軍周旋,待到一兩次大勝之后,我軍攜大勝之勢,如猛虎下山,賊軍必不能擋。”
“到那時,才是我軍反攻的最佳時機。”
太倉令諸浩也急了,直接站起來反駁道:“易將軍此言差矣!在群山之間,我們人少,要如何進行生產!難道全都指望著從長安城中帶出來的糧食財物過日子嗎!”
“還有你所說的一兩場大勝,那要等到什么時候!現在季節尚可,然而一旦拖延到入季,天降大雪,我們所有人包括陛下,都要活活凍死在山上了!”
文臣武將分成兩邊,各執一辭,而且各有道理,一時爭執不下。
不過項陽并不會被他們所擾亂,在長安城內,決定要突圍的一刻,他就想好了大體的步驟,現在讓臣子們各抒己見,不過是綜合一下各方意見罷了。
項陽清了清喉嚨,群臣立即安靜下來。
“諸大人你們的顧忌我已經清楚了,不過凡事皆有解決之道。”
“云山之中物資匱乏,最初之時,的確需要我們從長安帶出的物資,不過即使在山中居住,未必不能生產,即使面對賊軍圍剿,也不需要耗到冬季!”
項陽的自信態度,感染著大帳內的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