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未完,請翻頁)
在沒有大將整軍喝令的情況下,他們一定會逃到耗盡所有力量,否則,只要山谷中還有大涼軍在喊殺追擊,他們都不敢停下來。
魯海澤若是無恙之時,現在還能冷靜地判斷周圍的軍力布置,發覺到某個方向的大涼禁軍兵力過少,可以成為他們突破的目標。
但是,他自己也負傷在身,又氣又急的心情下,只覺得四周都是喊殺聲,山谷的高處隨時可能出現新的敵人,漫山遍野都只有敵人在不斷地進軍。
地勢再次發揮出阻隔作用,魯海澤等將領,只覺得除了中軍將士之外,視野所及,好像看不到多少自己的兵。
雖然魯海澤的部下在不斷敗逃,但是在這樣的狀況下,其實他們的“行軍”速度并不高。
相反,易安和霍飛勇卻能毫無顧忌地帶領著將士全速趕路。
就在這時,魯海澤又做出了一個愚蠢的決策,客觀上“幫”了他們一把。
因為看到敵軍攻勢很“猛”,而來路的山路還遠看不到盡頭,魯海澤內心的恐懼,讓他直接下令,發出信號,令山外原本用來“堵截”的軍隊速速入山接應。
魯海澤的理由也很簡單,山外的軍隊雖然是被邀來的“賊軍”,軍紀散亂,但至少還維持著基本編制,而且未曾遭遇一敗,士氣也沒有問題。
若是他們以生力軍的姿態殺入山中,必定能對敵軍造成打擊,不求敗敵,只要讓項陽易安等人心有顧忌,安然接應大軍出山即可。
然而,魯海澤絕想不到,此時易安與霍飛勇已經各領一部抵達山口,正在商量如何出山突襲。
易安與霍飛勇手上的將士還不足兩千之數,外面卻是數萬叛軍。
即使他們的軍中無大將坐鎮,即使他們的軍紀極差,幾乎可稱為烏合之眾。
但是,如此眾多的軍隊,想要將他們一舉擊潰,談何容易。
易安與霍飛勇謹記著項陽的話,思考著該如何將炸藥包的威力最大化。
就在這時,他們看到外面已經列好陣勢的叛軍竟然自己放棄軍陣,大舉向山上涌了過來。
山口狹窄,不論他們如何調度軍隊,也必定會讓他們更容易受到攻擊。
何況,敵軍主動上山,讓易安等大軍可以繼續潛伏,避免被發現,可以使得他們的攻擊擁有突然性。
易安與霍飛勇火速定下策略,令手下將士全力隱蔽,而且身上帶著炸藥包的士卒先一步靠到山口這邊。
數萬賊軍浩浩蕩蕩地開始進入山口。
最初的時候,他們還小心翼翼地防備著兩側最險要之地,是否有敵軍的埋伏。
在前軍通過之后,他們也放開了膽子,再加上來自魯海澤的信號接連沖天而起,顯見主將的催促之意,他們選擇了以行軍速度為先,不再在意行陣的陣型了。
就在他們的大軍通過一半之時,易安霍飛勇的軍隊各從兩側高處,發起突襲,當先就是炸藥包先被從高處丟了下來!
“轟!”
巨大的轟鳴聲與恐怖的破壞力相輔相承,瞬間就造成了可怕的戰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