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陽向所有百姓許諾,只要接到聞方院的上奏,必定會親自處理,還百姓們一個公道。
如此之事,對于簡直已經超出了百姓們的期待!
如果說,之前的長安之戰,擊潰魯海澤的大戰,讓眾人見識到了項陽在軍事領域的超強實力,那么現在項陽一連串的施政措施,則讓眾人對于陛下的為政之能,大為敬佩。
現在,因為嚴厲打擊了最難啃的那些豪族,再加上盡得人心的政策,在民心歸附的情況下,大涼等于恢復了部分村鎮地區的實際有效統治!
當然了,以此刻大涼軍的處境,已經經不起任何“意外”,所以項陽必定會讓大軍主力在山上過冬。
不過,他們掌握的村鎮越多,越容易收集過冬物資,同時在情報上也有很大的幫助。
叛軍主力都集中在幾處郡城之中,只要他們有所行動,或者是長安又派來的大量援兵,項陽必能提前收到消息。
在確定岳虎陣營的大軍的確偃旗息鼓的情況下,再加上許多原本要攻克的豪族自己就先逃了個干凈,根本不需要他們耗費軍力強攻了。
為了加強我大涼的“軍民情誼”,項陽直接撤回了大部分的將士,而且還安排他們做一些親民活動。
比如說幫著打井啦,修房子啦,挖水渠啦。
對于有組織的軍隊來說,這些事情比起一般的村民自己干有效率得多了,而且非常輕松地就在百姓們面前“刷存在感”,很快就得到了百姓們的交口稱贊。
而對于將士們來說,這些要求也不為過。
因為他們中的大部分本來就是朝廷在本地招的兵,皆為關中子弟,天然就與關中鄉親有親近之感,有些甚至就是這附近郡縣出身的良家子。
他們為自家的鄉親做些實事,當然積極性非常高。
通過項陽的政策,軍民形成了良好的互動,也使得百姓們對于他們更加擁護。
……
易安走入剛剛收拾好的軍帳之內:“呼,陛下,咱們可算是要回山上了,外面所有要調回的將士已經集結完畢了。”
項陽好笑地看著易陽帶著期盼的神情:“怎么?易將軍這段時間在山下呆得不快活?再怎么樣,山下的條件也比山上強得多吧?”
易安無奈地道:“陛下,臣乃是軍旅之人,吃苦那是不怕的,但是在山下呆得全然不自在。”
項陽明白過來:“易將軍,你似乎還是不習慣現在軍隊的任務?是覺得幫助老百姓修房子挖水井有失身份?”
易安趕緊擺手:“不不不,陛下莫要誤會。臣身為大涼將領,未能守護陛下與長安,已是汗顏,豈會在意身份。”
“只不過,微臣之前領軍,還從來沒有像現在這般,陛下,臣有一言還是要諫于陛下面前。”
項陽正容道:“易將軍請說。”
“陛下,之前我大涼行暴.政,使得天下民心不安,現在陛下想要重新令民心歸附,這臣是能明白而
(本章未完,請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