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軍所需的轉運,絕非短時間能協調下來的,渭水大營關系不可謂不重,否則也不會成為大涼軍進攻的起點了。
項陽下令道:“傳令下去,集中兵力試探性地進攻渭水大營,能攻破最好,若是兵力損失過大,那就以襲擾為主。”
“另外,往后方押運俘虜的隊伍,通過雪橇快點兒再運些炸藥過來。”
易秋嫻跟霍飛勇面面相視。
前面的命令好理解,最后的命令又算怎么回事兒?
陛下不是說不會強攻渭水城了嗎?還有什么大戰要用到大量的炸藥?
……
渭水河畔的突襲之戰,的確對岳虎軍是個極大的打擊。
很長時間,大涼軍的探子都沒能在渭水河對岸發現新的敵人援軍。
他們就借著這個機會對渭水大營放手狂攻,同時留著一營左右的將士埋伏在渭水大營與渭水城之間的區域。
渭水城雖然損失嚴重,但是,不能排除他們還會受到岳虎嚴令,又向渭水大營派出援軍的可能性。
若敵方將領真的做出如此愚蠢的決策,那他們就能撿到大便宜了。
可惜的是,敵人還沒有笨到這種程度,渭水城四門緊閉,打定主意纓城自守,不給大涼軍任何機會。
而這段時間,他們也的確沒能攻破渭水大營。
渭水大營雖然是個營寨,卻是防御設施極為完備的大營,有著以前大涼王朝不知多少年的經營。
而項陽雖然改進了大涼軍中的許多武器并給予戰士們特訓,但是受限于工匠和材料,他還沒來得及對大型器械進行改進,而“火炮”那種東西,更加遙遙無期。
不過,他們依然取得了巨大的戰果。
沒能攻破大營殺到里面,但他們可以通過大中型的弩機,將炸藥包射入大營之中。
這就是項陽命令押運俘虜的軍隊帶回大量炸藥包的原因。
運氣還是站在大涼軍隊這邊的,大量的炸藥射入,不但造成了敵軍的傷亡,而且還炸塌了不少的大營內建筑,包括大量的糧倉。
可惜的是項陽的手上只有粗炸藥,并沒有“猛火油”等特殊物品,無法直接造成大火。
不過,如此的混亂,總有些“幸運兒”的炸藥包。
一片炸藥包落在了同樣的糧倉處,前面的炸藥包將糧倉炸開,使得糧草紛飛。
糧食雖然并不容易被引燃,但是草垛馬料卻是容易起火的。
偏偏不斷拋入的炸藥給大營守軍造成了不少的傷亡以及更加嚴重的混亂,糧草被引燃的第一時間,沒有人能立即進行滅火動作。
火勢一旦放大之后,就再也無法遏制。
這場大火成為了這次進攻渭水大營最大的收獲之一,目測將一整個大糧倉全部燒毀。
雖然最終他們沒有攻破渭水大營,不過項陽還是下令,大軍撤退!
霍飛勇和易秋嫻也完全認同陛下的判斷。
雖然在渭水河北岸一直沒有發現再次前來支援的叛軍援軍,但是岳虎也懂得用兵,他們說不定是故意營造這種假象來迷惑自己。
真正的援軍,有可能已經在更遠處渡過渭水了!
(本章完)